皇上看重嫡庶之別,而靜王的長子和次子都是側妃所出,唯有第三子才是靜王妃所生。
如今,偏偏靜王妃又出了事,這靜王府的三公子以后日子怕是要艱難了。
靜王興許也是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才會上折子請封世子。
而皇上想著兒媳有情有義,自然也就準了。
靜王妃一死,這靜王府內宅的主事人自然就得再重新選出來一位。
靜王和德妃商議之后,就讓一位周氏側妃暫且管理內宅。
好在孩子們都被德妃接到了宮里頭住著,如今內宅也只是一些女眷而已。
靜王遇刺,這是大事。
大理寺卿可以說是一連三天都沒有回家,刑部尚書的日子也不好過。
這人查不出來,他們兩個就得直面帝王的震怒。
皇宮內,皇上的心情可以說是糟糕到了極點。
“張閣老,你說說看靜王遇刺一事,是否與赤月國有關?”
赤月國,是大興朝東臨的一個小國,整個國家的占地還不足大興朝的三分之一。
赤月國雖然小,可是并不窮,而且因為他們國家的礦產資源豐富,所以很是富有。
當然,也因為這個,無數次地面臨著被滅國的危險。
正是因為懷璧其罪的道理,所以赤月國在大興朝下令攻打赤月國時,便直接遞出了降書。
赤月國的國主稱王,而非皇,他們向大興朝稱臣,自詡為大興朝的屬國,年年進貢,且愿意由大興朝派出駐赤月國的官員常年監督其軍政。
說到底,還是為了能活下去,能讓赤月國的王族繁衍傳承下去。
“皇上,赤月小國,不足為懼。而且咱們大興朝一直在庇佑赤月,他們不會無端地挑起戰事。靜王遇刺,與他們并無好處呀。”
“可是大理寺卿也查實了,在現場的確是發現了赤月人專用的一種彎刀,若非赤月人所為,那又會是什么人?”
“皇上,就算是赤月人,也不能證明什么。您別忘了,年前赤月國的王子還曾進京獻禮。若是赤月國當真有了反心,絕對不會表現地如此矛盾。”
這話似乎是說服了皇上,不過,他的眉心仍然是緊擰著,顯然還在考慮著是否還有其它的可能性。
江元豐此時出聲道:“皇上,這殺手興許是赤月國的人,可并非是赤月官方派出來的。赤月國力弱小,全國上下加起來能上戰場的兵也不足二十萬。就這點兒兵力,他們若是與大興為敵,那豈非是主動找死?”
“案子越來越撲朔迷離。朕起初倒是懷疑是哪個不成器的東西在算計他,可是如今看來,并沒有任何的證據指向別人呀。”
皇上的意思很隱晦,可也很明白。
原本就是懷疑兄弟之間的爭斗,可是如今怎么就往外敵的方向發展過去了。
“皇上,赤月國人擅使彎刀,而且據微臣所知,咱們境內與赤月國相連之處的百姓們也有人會用這種兵器,您說會不會根本就不是赤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