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承恩心里咯噔一下子,雖然是在皇上身邊多年,可是這位皇帝的性子一直是琢磨不透的。
特別是這兩年,可能是年紀大了些,更是陰晴不定。
“回皇上,微臣沒有不愿意。若是能為皇上分憂,微臣愿意肝腦涂地。微臣只是擔心自己能力不足,怕辜負了圣上的期望。”
話落,稍稍抬了一下眼珠子,果然看到皇上的面色好轉了一些。
“你也不必自謙。朕已經想好了,而且張閣老也是極力推薦由你來擔當首任的御史。你好好做,莫要讓朕失望便是。”
柳承恩猶豫了一下,立馬謝恩道:“微臣遵旨。”
督察院設左右都御史分別為正、從二品、左右副都御史均為正三品、左右僉都御史則是正四品,再加上了分管各地的御史,所以再設立十三道監察御史共一百余人,這些人都為正七品。
除此之外,督察院還設有經歷司內有經歷一人,正六品;都事一人,正七品;司務廳內有司務二人,從九品;照磨所;其中照磨為正八品,檢校,正九品;司獄司下設司獄,從九品。
這里的相關人等,均是從現有的六部中抽調人手過來,其中,還有十幾人是從翰林院中調入的,可以說目前這督察院里頭的大小官員們,年齡都是趨于年輕化的。
督察院設立在了東側,與大理寺相隔不足二里地。
如今的人們不會想到,日后,這督察院將會與大理寺、刑部并稱為三**司,從而重案要案都有了三司會審的不成文規矩。
皇上要設立督察院一事,早就已經傳遍了朝堂內外。
而且外頭那間威嚴的衙門,也早已經有人開始整理打掃,只等著皇上圣旨一下,便開始掛上牌匾,正式成為大興朝的法司衙門了。
督察院設左右御史,這其中,以左御史為上,右御史為次之。
一般左御史,則是直接被稱呼為督御史,而隨著皇上的旨意以及督察院的權力能力都讓大家見識過之后,這督御史便與六部平行,合稱七卿。
皇上在早朝上宣布了督察院的設立,并且也直接表明了其職責所在:主掌監察、彈劾及建議。
“圣上有旨:督察院長官為左、右督御史,下設副督御史、僉督御史。又依十三道,分設監察御史,巡按州縣,專事官吏的考察、舉劾。督察院不僅可以對各地府衙進行監督,大事奏裁、小事立斷,為最高監察。督察院肩負重擔,今特命柳承恩為首任督御史,劉進文為右督御史。欽此!”
柳承恩和劉進文同時跪地接旨,可是問題來了。
劉進文倒還好說,原本是禮部侍郎,早在前天就已經被免除了這個職位,今天直接進入督察院,好像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可是柳承恩身上還兼著戶部尚書呢!
當然,這督察御史的官職可是正二品,而劉進文是右御史,是從二品。
不說這官階高了,最主要的是,如果按皇上的設想而來,那么督察院將成為大興朝最高的監察衙門,也就是說,他們將擁有著最高的實權。
這種實權,主要還是針對于百官的。
雖然聽起來不及內閣大臣們威風,可是實際上,真正能挾制百官的,恰恰就是督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