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唐王,總覺得皇上這是在偏向安王了。
事實上,自他們記事起,皇上似乎就一直很偏向安王。
最早入朝議政的,便是安王。
同樣的錯,安王犯了,便能輕輕饒過,其它兄弟們就得受到重罰。
這點點滴滴地想起來,總覺得皇上就是在暗示著什么。
安王此時只覺得春風得意,走路好像都要飄起來了。
還是謝家人連番勸說,越是到了這等時刻,越是得沉住氣。
如此,這才將飄飄然的安王給壓制了下來。
后宮,謝貴妃給皇上喂了一口果子之后,便提起了慧寧長公主。
“皇上,您給芝芝改了李姓,那是她的榮耀,只是芝芝如今已經長大了,過了年,可就要十八了,若是再不定下親事來,只怕是要被人笑話成老姑娘了。”
皇上倒是不以為意,“不過是個姑娘家,就算是一輩子不嫁又如何?再說了,朕的侄女,再大幾歲又何妨?”
謝貴妃從善如流道:“皇上說的是,只是芝芝的身份也不低,這選夫婿,自然還是得從這世家勛貴中找,您以為如何?”
“此事不急。芝芝才剛剛經歷了這么多的事,讓她緩一緩也是好的。”
謝貴妃再三試探,都不能從皇上這里聽到滿意的答案,自然也是不敢再提了。
話說多了,就成了刻意了。
身為皇上,最厭惡的,就是被人算計了。
謝貴妃好不容易復位,自然不可能在這種時候又把自己給坑了。
柳承恩和一眾老臣進宮,一來是提前給皇上拜個年,二來,也是各個部院等都要回奏事務的。
柳承恩現在還兼著戶部尚書呢,他這一年的總結,那自然是更多的。
也因此,他是最后一個入內稟報的。
這也是皇上刻意的。
想要單獨留他說說話。
柳承恩現在這種身份了,就算是等著皇上召見,那也不可能在外頭,大冷的天兒,誰受得了?
早早地就被大總管給引到了偏殿候著,能被請到這里來候著的,都是正三品往上的官員了。
柳承恩將正事都稟報完了,然后便雙手垂立在一旁,只等著皇上示下了。
“承恩呀,你家大兒子被送到了高縣讀書?”
“回皇上,正是。”
“這過年也不回來?”
“不回來,家父家母都在老家,正好也讓這個孩子代微臣在他們膝下盡孝。”
皇上點點頭,對這個柳承恩是滿意的很。
哪怕是他的祖父祖母不慈不仁,可是柳承恩也一直都是以禮相待,對他們可以說是盡了孝。
這樣的人,心胸寬廣,不會為了小事而不顧大局,這才是真正能做大事之人。
也因此,皇上才會在之前就選定了他為太子少師。
“慧寧那里,朕也派人送了賞賜過去,清川愿意接她們母女去武安郡王府,這是朕沒有想到的。”
“回皇上,微臣也沒想到。不過這樣也好,他們姑侄之間,也好相互照顧。”
皇上皺眉,“只是這個李芝芝的婚事,著實令朕頭疼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