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幕畢竟也是曾經親身參與其中的,只是他當時負責的大部分還是農稅這一塊兒,關于商稅,他其實現在還不是弄地很透徹。
也因為這個,時常往宮外跑。
現在李幕去找柳承恩,基本上就是去督察院找了,白天去柳府,根本就見不到他人。
好在李幕也聰明,每每出宮后都會先去柳府一趟,之后再從后門出來,做一番偽裝,再去督察院給柳承恩送吃食,這倒是有了正大光明見他的理由了。
自去年,戶部已專門針對新稅法設立了新機構。
由柳承恩提議,內閣也通過,最終由皇上拍板,戶部下再設商稅務司征收商稅,并頒布《商稅則例》張榜于商稅務、場門前,令來往客商依法納稅。
商稅比起農稅來,可就復雜地多了。
先不說這各行各業不同,需要征收的標準也就不同,只說是征稅環節,分過稅和住稅,就這兩樣,就已經讓人很頭疼了。
以往收商稅,大多都是直接由官府定額,然后再派人去收繳。
比如說賣魚的,直接就是交五十錢,不管你能不能賣出去,也不管你賠錢還是賺錢,就這么收,不能討價還價。
而新的商稅法中,則是對這一點做了修改。
凡行商行銷貨物,每千錢課稅二十,叫過稅;凡城市商人(坐商)銷售貨物,每千錢課稅三十。
這就是按照貨物的價值估量來收稅了。
這種收法,會有一定的銀錢浮動。
總而言之,就是你生意越大,交稅越多。
這于朝廷而言自然是有利的。
而對于一些小商販來說,因為貨物少,自然也就征地少了。
如此,一些小商販們也覺得稅少了,他們的余錢多了,這日子也就好過了。
皇后不太懂這個,不過也知道最近皇上一直也在關注著新商稅的事情,所以便多問了幾句。
“照你這么說,這新商稅不是更簡單了?怎么本宮瞧著皇上還在為此事而常召幾位大人進宮商議?”
安國公主也不太懂,畢竟手底下的產業,她也不會親自打理。
李幕看她們二人都一臉求知欲地看著自己,便好脾氣地解釋道:“母后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這新商稅可不是只征收這兩種稅,還會有其它的稅務的。”
皇后一皺眉,“還有其它?那豈不是加重了賦稅?這如何使得?”
安國公主一聽,也覺得有些古怪,“是呀,不是說新稅法利國利民嗎?怎么還又加了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