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是輾轉了幾人之手,才送到了皇上跟前。
晉王雖然被禁足了,可是他的兒子沒有呀。
而且晉王的長子,也在上書房讀書呢,借由他的手,送到了李幕手上,這也算是晉王一種暗戳戳地表態了。
沒有轉到安王和謝貴妃那里,已經很說明問題了。
皇上看了他寫的自省書,還算是滿意。
“老幺,晉王身上雖然一大堆的毛病,可是其品性不壞,最重要的是,這些年他是接觸安王和謝貴妃最多的人,也是最了解他們的人。”
李幕明白了。
皇上這是給他準備了一把刀子呢。
“是,兒臣明白。只是,父皇打算讓他浮到明面兒上來?”
皇上搖頭,“不合適。如今謝家已是獨木難支,朕之所以又讓貴妃復位,不過是為了麻痹他們而已。安王的人手頻頻在軍中有所行動,真以為朕不知道?”
李幕的臉色肅穆,“父皇,那您的意思是?”
“放心吧,只不過是一些個蝦兵蟹將,成不了什么氣候。朕也想看看這個逆子為了皇位,能做到什么地步!”
李幕顯然是不贊同的,“父皇,您沒必要以身犯險。而且,若是因為內亂而動搖了國本,豈不本末倒置?”
一旁的德寶大總管抹了把汗,敢跟皇上這樣說話的,也就只有這位小殿下了。
“哈哈!我兒倒是看地明白,不錯,以我大興朝的大局為重,朕沒有白教你。”
“父皇,如您所言,如今謝家已不足為懼,朝中官員也都不再如十幾年前那般受謝家影響,直接動手,豈不更好?”
皇上搖搖頭,“謝大儒過世不久,謝家人如今在朝之人雖然不多,可是謝大儒的門生可不少。況且,朕籌謀了這么多年,總要讓謝家做的惡事都一一披露于人前。只是謝家人太過謹慎,自打幾年前動了幾個謝家人之后,他們就更是小心行事,如今安王這里,就是他們最大的倚仗了。”
李幕又想了想,“父皇,兒臣以為在情勢明顯占據優勢的情況下,當選取較為穩妥之法。一來我們可以減少傷亡損失,二來,也可以更可以此為震懾,體現父皇之英明睿智。”
說了這么多,無非就是在勸皇上莫要以身犯險。
皇上想了想,知道小兒子是關心他,心中頗感欣慰。
“嗯,朕打算將你記到皇后名下,之后,你便是皇后嫡子,你可愿意?”
“一切但憑父皇做主。”
李幕知道自己生母身份卑微,時至今日,也沒有母族的支持,即便是皇上封了他為太子,他的這個位子也坐不穩固。
畢竟,大部分的世家如今都更傾向于安王。
若是他被記到了皇后膝下,便大大不同。
不僅會有皇后母族的支持,更會讓一部分朝臣轉到他的陣營,因為朝臣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是會支持立嫡的。
“如此甚好。老幺,朕的年紀大了,精力也大不如從前了。朕能為你做的也不多了,你有一個好老師,這些年將你教的很好。幾件差事,你也都完成地相當不錯,你沒有讓朕失望。”
李幕心有觸動,帶有孺慕之情地輕喚道:“父皇!”
“孩子,你永遠都要記得,前朝是為何覆滅的,我大興朝又是為何能在當時的情況下獨占鰲頭。國計民生,永遠都是一個帝王要優先考慮的。若只是耽于享樂,便離亡國不遠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