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正是皇上樂意看到的,一切都在按照皇上所布置的那樣進展著。
戰事持續的時間并不算長,次年十月,赤月國和紫水國先后遞了降書,除了愿意稱臣納貢之外,還主動送上了金銀珠寶,特別是赤月國,為表誠意,還將赤月國的一位公主送到了京城。
不僅如此,原先挑起了戰事的笙藍在九月底被殺之后,其尸體還被懸掛于王城墻外,曝尸十日,之后直接被扔到了亂葬崗,新王下令,不許任何人為其收斂尸體。
這場仗,害得原本就國力一般的赤月國大受打擊,不僅賠付了大量的金銀,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兵力折扣地厲害,再不投降,赤月國估計也就沒了。
兩年后,皇上駕崩,舉國哀痛。
太子李幕繼位,改年號為文安,柳承恩、林文方被下令入內閣,以補內閣之缺。
當初二皇子叛亂之時,皇上便下令解除了梁閣老的所有職務,而最終還是念在了多年的情份上,皇上沒有要他的命,命他回鄉養老了。
只是,除了他之外,梁家折進去的人可不少,而且,梁府被抄,皇上只是命人未動其老家的祖宅。
之后,內閣一直便空缺一位閣臣。
太子繼位這年,比張閣老年長一歲的徐閣老主動請辭,告老還鄉,最終,新帝登基后,連留三次無果,準了。
而柳承恩,也成了大興朝歷史上入內閣最早的一位臣子。
三十四歲,便已經成為內閣輔臣,若是沒有其它的特殊事情,柳承恩至少可以做三十年的閣臣,不僅如此,他還是太師!
這簡直就是權勢滔天了!
柳定安在文安三年鄉試中一舉奪得解元,其表兄旺仔也在這一年中舉,消息傳至京城,柳、蘇兩府可以說是喜氣洋洋!
十六歲的柳定安回京,準備參加來年的會試,沒指望能進一甲,只要是能在二甲留名便好。
而柳承恩在與他見面之后,而是希望他能再等一等。
話沒說完,柳定安的臉色就變了。
“父親是覺得孩兒考不中嗎?”
柳承恩搖頭,“這倒不是,你的文章為父看過,你的見解也都頗為獨到,且十分精準。只是,你如今少年得志,還是需要再好好地沉淀一下,我不想看到你太浮燥了。”
柳定安緊緊地抿著唇,沒說話。
其實,如今朝中正是用人之際,只要是有真本事者,定能得到皇上的重用。
只是柳家如今太盛。
柳承恩已是位極人臣,不說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也是相差無幾了。
而柳七郎如今也已是戶部尚書,官居正三品。
一門兩進士,如今是兩位朝廷重臣,這放在任何一個家族里頭,都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了。
若是柳定安再在此時入朝,只怕……
柳定安當然也能想明白其中的一些艱辛和危機。
他若是入朝了,怕是少不得要被人針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