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切,都是慕瑾年的錯。丞相及他的心腹們在心中咆哮,吶喊,只要過了今日,他們就能達到心中所想,如何能不痛快。
“皇上,像慕瑾年囂張跋扈,目中無人的人,如今又通敵叛國,必須處置他啊,皇上三思……”
“請皇上三思。”
忽然一部分平時兩頭不站的官員竟也迎合唐朝,于是這朝中竟隱隱形成對皇帝的迫使之勢。
“砰!”好幾本奏折被小皇帝一把砸了下來,“好,好,唐朝,你,你……”小皇帝手指著那些跪著的朝臣們氣得說不出了話來。
“丞相!”眾臣們忽然高呼起來,原來是奏折尖銳的一角砸到了唐朝的臉上,流下血跡。
簾后一個小太監悄悄來到,向著唐朝點了點頭,時機到了。
“皇上。”唐朝摘下自己的朝帽,重重一磕,然后抬頭,直挺挺的跪著,“如今奸佞當道,臣為一國丞相,唯恐其擾亂綱常法紀,既然皇上無法下定決心,那就請允許臣為皇上做下這一個決定吧。一切后果臣愿意承擔。請陛下恕罪,允許臣為您清君側!”
一時激起千層浪,這番話讓朝臣中們瞬間炸開了鍋,那些唐朝的心腹一片淡然,原來是早就知道了唐朝的計劃。而別的官員則十分震驚,這唐朝難道竟然真的,真的敢……
一隊帶刀的黑盔甲將士忽然就沖了進來,把整個大殿團團圍住。
見到此情此景,大臣們面色尚可,維持著表面鎮定,能夠在這朝堂的那個不是朝廷三品以上大員,如果真的亂了起來,那才叫丟人,但是也不敢亂動,畢竟這刀劍可不長眼。
以易佳木為首一些大臣則顧不得這些,他們不顧唐朝那狠辣的眼神,快步向著小皇帝就跑了過去,與殿前護衛一起將小皇帝圍在中間。
“唐朝,你這亂臣賊子,你竟然敢謀逆。”易佳木對著唐朝就開始痛罵起來。
唐朝如今有了可依仗的東西,怎么可能還會顧忌易佳木,他冷笑著說道,“呵,易大人,你說我是亂臣賊子,那你呢?你別以為我不知道,你明面上忠于皇帝,實際上是慕瑾年身邊的一條狗。你當年不過一個江南的窮酸書生,如果沒有慕瑾年你能參加科舉,爬到如今這般地位?”
“放肆!”小皇帝喝了一聲,這唐朝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竟然敢在他的面前指手畫腳。
唐朝忽然換了一個面孔,懇懇切切,悲悲戚戚,“皇上,你為何如此糊涂啊,如果你還這般執迷不悟,臣可就,可就……”
看著欲言又止的唐朝,小皇帝冷笑一聲,“如果朕不依你,你能把朕怎么樣?”
“那,那老臣就只能讓您駕崩了。”唐朝裝出一副痛下決心的樣子,似乎他也是萬般無奈而為之。
“唐朝,你好大的膽子,居然謀反。”有的大臣跳出來叫囂,表現得高風亮節。
也有大臣寧死不屈,正義凜然地責罵:“我呸,唐朝你這亂臣賊子,老夫定不會屈服。”
“丞相乃國之大奸。”
傲骨錚錚的文人御史,罵得特別爽快,國之奸臣,國之蛀蟲,什么樣的話都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