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記憶中!請稍后……】7438干不過,只能記憶一發,匿走了。
惹不起惹不起,發個任務冷靜冷靜。
……
原主叫蘇妮
她是蘇家的二女兒,上頭還有一個哥哥,蘇國志。
蘇家生活在一個偏遠的小山村,村里人口不多,大多數都外出打工去了。
原主的父親蘇民生因為腿腳不方便,長短腿,走路一瘸一拐的,出去找不到活,只能留在家中務農。
原主的母親劉愛紅,從小就一根筋,心里有什么就說什么,將娘家村里的人全得罪光了,最后原主的外婆就將女兒遠遠的嫁了出去,說遠,其實也就是隔壁的隔壁的隔壁村。
原主的大哥是個老實巴交的人,和蘇民生有幾分像,成績不好,所以也跟著父母留在家里務農。
一家子日子不算好也不算壞,湊合湊合也能吃飽飯。
家里唯一的一個異類就是原主了。
從小就和父母大哥對著干,仿佛家里的三位不是親人,而是仇人。
蘇民生不會動手打閨女,但劉愛紅會。
她覺得生這個女兒出來就是討賬的,所以動不動就甩一巴掌。
其實蘇民生很愛女兒,可就是表達方式不對,有時候送個小玩意兒給蘇靜玩兒,都是悶不吭聲。
都不是要錢的東西,草編的螞蚱或者是竹編的小鳥,蘇民生手藝好,編的東西小巧精致,很得小丫頭的喜愛。
村里那些小姑娘喜歡,也想要,問原主換,她不同意。
最后小姑娘們就聯合起來,抵制原主,孤立她。
又拿些用錢買的小糖人或者是一些發夾皮筋去刺激她,說她爸不愛她,只愛大哥蘇國志,還說在街上見過蘇民生帶蘇國志下館子。
原主那時候還小,哪兒有那么多彎彎繞繞,于是就聽信了讒言,和蘇民生蘇國志鬧了起來
此后沉默的蘇民生更加沉默,就連蘇國志也和唯一的妹妹疏遠了。
只有劉愛紅,依舊一如既往的教訓蘇妮,從未改變過。
挨打挨罵是家常便飯。
其實劉愛紅每次打得都很輕,只是習慣了動手動腳,就連罵原主,也沒罵過太難聽的話。
但這些在原主眼里就是重男輕女。
因為劉愛紅對兒子百依百順,從沒紅過臉。
這些累計起來后就讓原主心思越來越敏感,動不動就說父母偏心,而且還時不時抽風發狂。
搞得現在十二三的姑娘,學也不上,每日就在家混吃等死。
事情的轉折點就在原主十七八歲時。
村里考上大學的一個男孩,帶上幾個同學來村里度假。
這破村子有個什么好玩的。
就是那些有錢人家的少爺小姐,想來鄉下圖個新鮮而已。
原主見到穿著清涼,花里胡哨的少男少女們,羨慕不已。
所以在熟悉兩天后就天天跟在這些人屁股后面轉。
這幾年村里變化很大,所以那個男孩對村子有些陌生。
而原主的出現也算解了這個難題。
不是沒人帶路,只是那些來的人不愿意跟老頭老太太呆在一起,村里和原主同齡的孩子基本就去城市了,留下來的就只有蘇國志,原主兩兄妹,還有一個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