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鼠王說這話的時候,關注著張狂張逍遙,碎蜂三人的表情,他想看看三人知不知道,不過此刻三人的表情比較疑惑,所以她便猜測三人并不知道這個妖獸。
這讓他松了口氣。如果說這三人連什么妖獸都接觸過,那這三人的能力簡直不敢想象。
于是他連忙講解,“看到這種形象,相信沒人認為這種動物是善良的。似鳥非鳥,似豹非豹,獨角。叫起來像嬰兒的啼哭,又一個吃人的騙子。好像這些騙人吃的動物,都會嬰兒啼哭。《山海經·南山經》記:“又東五百里,曰鹿吳之山,上無草木,多金石。澤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水有獸焉,名曰蠱雕,其狀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嬰兒之音,是食人。”
這話傳出的一瞬間,張逍遙卻愣住了,他看了看這個滿目瘡痍的世界,說道,“你的意思是說這個世界上曾經有人類的存在?”
碩鼠王點頭說道,“這個世界曾經的確有人類的存在,只不過,人類在高速發展的階段之中,自己作死,他們不愛護環境,他們污染大自然,他們迫害妖獸,所以在長時間的發展之下,他們敵不過大自然的報復,從而被大自然毀滅。逐漸,人類的文明便消失了。不過在這個世界,很多地方都能看到人類曾經出現過的痕跡,只是現在這個世界已經很難找到人類了,因為當人類出現的時候,都會成為被獵殺的目標。”
這不由得讓張狂,張逍遙,碎蜂三人意識到,他們所在的地球也處于快速發展的世界。并且同樣也有人類不愛護環境,地球的資源正在一點一點的被人類剝奪,在地球也的確存在著許多的妖獸,只是這些妖獸大多都是隱藏起來的,畢竟在人類的高科技之下,就算是這些妖獸,也很難生存。
所以他們不由得想到,如果說這個世界以前有人類,現在沒有了,就是因為人類自食其果,那如果地球也是如此,以后會不會變成第二個妖獸世界?
這個問題沒有人解答,不過張狂知道有很大的可能性。
一旦地球也變成了妖獸的世界,那么可能會成為某些人專門用來消滅敵人的手段。
碩鼠王看到張狂,張逍遙和碎蜂三人表情不對,于是問道,“怎么了?”
“沒怎么,你繼續說吧。”張狂道。
碩鼠王便立刻講解。
“十大兇獸第七個,狻猊(suānni)!
最早出現在《穆天子傳》曰:“名獸使足走千里,狻猊、野馬走五百里。”晉郭璞注曰:“狻猊,獅子。亦食虎豹。”
《爾雅·釋獸》載:“狻猊如彪貓,食虎豹。”郭璞注:“即獅子也,出西域。”,兩書成書時間孰早孰晚說法不一,但都沒有對”狻猊“形象的詳細描述。
據說狻猊,形似獅子,龍的第四子,平生喜靜不喜動,好坐,又喜歡煙火,囚此佛座上和香爐上的腳部裝飾就是它的遺像。相傳這種佛座上裝飾的狻猊是隨著佛教傳入的的,后來成了龍子的老五,它布置的地方多是在結跏趺坐或交腳而坐的佛菩薩像前。明清之際的石獅或銅獅頸下項圈中間的龍形裝飾物也是狻猊的形象,它使守衛大門的中國傳統門獅更為睜崍威武。
第八個,應龍!
《述異記》的描述:“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
《廣雅》:“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虬龍,無角曰螭龍。”
《山海經·大荒東經》:“應龍處南極,殺蚩尤與夸父,不得復上。故下數旱,旱而為應龍之狀,乃得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