掂了掂,數量不對。
她一挑眉,又仔細掂了掂,不免瞇起眼睛。
唐家只給了九兩銀子?
她將囊袋塞回袖子里,腦子里推敲著種種可能性,最終想到了答案,輕輕嘆息。
她有些厭煩。
現在讓她跑回唐家,為這一兩銀子爭吵,實在很心累,還不如另找賺錢的營生。
為了交稅,原主和幼娘之前靠編麻過活。兩個小孩子連著好幾個月,沒日沒夜地編麻,還要遭到唐老太的盤剝。弟弟幫著搓草繩賣錢,手都搓破了,總共也只賣了幾百文。
編麻搓草繩技術含量太低,人人都能做,需求量很小,單純賣麻布和草繩絕對活不下去。
唐與柔料想自己的醫術在這里一定有用武之地,有行醫掙錢的念頭,可又不免有些擔心。
她上輩子見過不少醫鬧,救死扶傷的同事一個個地穿上了防彈背心,卻還是有人能抹他們脖子。
她現在只不過是一個村姑,又不是德高望重的名醫,而且有災星的污名在,若被村民誤會,根本無法自保。
相比治病救人,她寧愿去山上采草藥,撿回來曬干,再送到縣城醫館里賣掉。
這破屋雖荒廢了,占地面積卻很大,將破棚重新修整過,能改成專門晾曬草藥的擋雨棚。村北邊靠著石頭山,沒什么作物,再遠點就是亂葬崗,村民沒事不愛往這兒走。若是撿到什么珍貴藥材,晾曬在破屋里,想來是沒人覬覦的。
可這個時代大約就是三國末年的水平,連煮飯用的都是釜和刁斗,沒有椅子只能跪坐著。豆腐還沒被發明,家里的磨坊只用來磨麥子、做豆漿、做米粉。連土豆、玉米這種能填飽肚子的粗糧和能保暖的棉花都還沒被人發現。萬一要是她知道藥的價值,但這個世界的大夫卻不認得,辛苦晾曬的藥材恐怕賣不出去。
唐與柔吃飽喝足,靠在草堆上休息。大概是吃飽了影響了大腦的轉速,一時之間千頭萬緒,覺得做什么都能賣錢,又擔心賣不出好價錢。
總之明天先去縣城里逛逛,觀察各家鋪子的情況,再決定賺銀子的門路。
反正手上的銀錢夠花,其實也不用著急。天氣漸冷,首先要將花一兩銀子將泥屋的裂縫修好,加固一層,省得大雪降下來把屋子壓塌了。然后再買一張柔軟保暖的獸皮,這少說也得四兩銀子。還要花幾兩買新衣服,身上衣服霉味這么大,看起來暫時不會生病,可實際上身體一直在消耗能量抵抗這些霉菌,抵抗力都被白白消耗了,一有感染就會變成大病。
剩下的銀錢買些米、面、鹽巴、糖、炭來儲藏著,如果大雪封天,出門賺錢不便,她就打算帶著弟弟妹妹呆在泥屋里,先熬過冬天再說。
她閉目思考著,覺得左右的草堆都下陷了幾分。睜開眼,就見弟弟妹妹一左一右,學著她雙手抱頭躺靠的動作,也躺在草堆上,兩雙眼睛眨巴眨巴地望著她。
“大姐姐怎么了?是不是累了?”
“過一會兒幼娘去收拾就好,姐姐就在這兒躺著休息吧。”
唐與柔忍不住嘴角上揚,一手摸上一個小腦袋,使勁擼了擼,將兩人摟在懷里:“明天我們先去找阿牛哥修泥屋,再去買塊大獸皮和糧食來過冬。”
弟弟驚喜地蹦跶起來:“我們有錢買大獸皮了!”
幼娘卻有些擔憂:“姐姐,這銀子真的能花嗎,會不會明天就找我們要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