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下面墊著的是麻布,至于以前的那些發霉草席,趁著這次整理的機會,都被抽出來,扔到角落里。
這被褥晚上還得重新鋪上,唐幼娘將這些全部疊好后,用塊麻布包成包袱,放在了石臺上。
行頭也有了好幾身能換的,這些苧麻衣都破損過,但唐幼娘女紅了得,補得和新的一樣好。也不知姐姐從哪兒找到的法子,找到了一種叫皂角的植物,取代了原先用來洗衣服的草木灰,能將這衣服洗得和新衣服一樣干凈。
剛被唐家人趕來破屋的時候,三人有時候沒衣服穿,他們的母親還給他們用茅草編成衣服。如今他們已有了好幾身苧麻衣,卻還是舍不得丟掉母親昔日做的。
這些衣服外加三雙冬日穿的皮制鞋子、村人送的絹花、三頂兔毛帽子,都被她整理進了那個破損的百寶箱里。
姐姐同村民換來的小玩意兒都在投壺擺攤的時候當做獎品發出去了,現在家里值錢的東西,除了二十幾兩銀子之外,還有兩盒水粉,狼牙串成的項鏈,這些就都放在能上鎖的百寶箱里。
院子的雞圈里混養著八只雞,三只鴨,兩只兔子,據阿金叔說,這兔子已經懷孕了,再過個二十幾天,這籠子里就會多只小兔子。
唐幼娘擔心拆破屋的時候,泥塊會砸壞邊上擺著的甕子,就將那些甕子也都挪開了。
一個甕子里裝的是鹽菜。這菜得先用很咸的鹽水洗過,放入甕中,再將鹽水澄清后倒入這菜甕里,蓋過即可。原本打算挖個坑買起來的,可他們并沒有挖坑的工具,這天也夠涼,就省了這個步驟。
大冬天里就著面餅子吃上一口鹽菜,會很幸福。
另一個甕子里裝的是新做的肉醬。前幾天他們都在縣城,狼肉根本來不及吃,將余下的肉剁碎了,以一斗肉五升曲末,兩升半鹽巴,一升黃蒸的比例來調配,埋在黍糠堆里。再過數日,等肉醬的香味飄出來,就能吃了。
此外還有一缸黍米、一大袋面粉、一小袋山茱萸、一包橘皮、一罐姐姐自己做的飴糖,以及姐姐不知從哪兒找來的蜜果脯。井里還有冷藏的生羊乳,大半只烤了還來不及吃的兔子。
泥屋的墻角上掛著兩只山鼠干,兩只兔子干,都是用臘肉的做法,涂上料后等待風干,短時間內是不能吃的,但菜干、香薰串,卻是隨時能取下,洗干凈就能扔釜里烹飪的。
如此一數,唐幼娘不免有些感慨。
他們原來已經如此富裕了!
這樣的生活,是以前的她根本不敢想象的!
幸虧來村北破屋的人少,不然傳到奶奶的耳朵里,大概又要來搶東西了。
哦不能叫她奶奶了,他們已經分家了啊!
“二姐姐,牙刷我們也收好,要是壞了,就得重新做了,大姐姐做了好長時間呢。”唐豆兒將三人用的牙刷和竹筒杯子,以及唐與柔調好的漱口水都給唐幼娘端了過去。
唐幼娘接過來,小心都放進了百寶箱里。
這套東西是早上刷牙用的,在別的地方可從來沒看見過。刷子用的是狼硬毛捆起來的,在竹板上挖了幾個洞,串進去后用韌草縫上的。漱口水是唐與柔用金銀花、蒲公英等草藥調配好的,嘗起來有股草藥味,但這僅僅用來漱口,不能喝下去。
自從開始刷牙后,唐幼娘只覺得唐豆兒嘴里的味道少了很多,哈氣也從來不臭了。
聽說這是有錢人家的少爺小姐才有的習慣,他們竟也像那些人一樣講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