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與柔手里有了數之不盡的人才,而且每一個都登記在冊。只要作坊里還缺人,他們就不舍得離開。全都有絞盡腦汁地安排崗位,就連官府缺人手的時候,也找他們來幫工。
商賈擁護唐與柔,成立平州商賈聯盟,叫她當盟主,帶領他們一起掙錢經商。
她沒有推辭。
聯盟意味著手里有更多資源,更方便調度。
那日,她問一個從北邊來的游商:“太子殿下從邊塞回來了嗎?”
那游商對她很是恭敬:“沒呢,看樣子我們的皇帝陛下身子硬朗得很,完全沒有傳位的意思。”
不管他了,她先自己掙錢吧。
誰知道那張文守會不會還記著要報仇呢?
過了一年,她攢了百余箱玻璃器皿裝著的海鮮干、海草干、椰干、種子、面膜,珊瑚珍珠、布匹和香料放在一塊,而手里現錢幾乎消耗殆盡。
作坊里根據她的吩咐,研制出了防身用的弩箭。
“我們出發去洛陽,順便回郾城一趟。這些貨沿路賣了,再買些便宜的來。”
她帶上了柳長卿,調出百余名人手,其中不乏對制作流程相當清晰的工頭級別的人物,一路浩浩蕩蕩從南自北而行。途中偶爾會遇到山匪來打劫,或者用弩箭打走他們,或者游說他們改邪歸正,替她干活,也就加入了商隊。
有的人在路上病死,有的人在路上出生,有的想搞個大事很快被唐與柔用鐵血手段鎮壓。
……
冀州。
郾城。
當唐與柔和司馬煜離開一年半后,新縣令才走馬上任。
新縣令不太熟悉業務,又覺得縣丞當了一年縣令,大家都更信服他的話,就開始暗暗較勁,試圖奪回屬于自己的權威。
冀王下馬后,縣尉慶幸自己抱對了大腿,對唐與柔麾下的商鋪照顧有加,保護它們不在縣令和縣丞的斗爭之中受到折損。
其他商賈安安分分地做著生意,日復一日地處于無聊之中,茶館里說的家長里短,雞毛蒜皮的小事。
生活很平靜。
直到百余人來到郾城門口。
他們聲勢浩大,把新縣令嚇了一大跳,還以為是亂民造反了,叫縣尉出兵去鎮壓。
縣尉派兵舉著刀槍策馬而去,卻和柳長卿喝得微醺,勾肩搭背地一起回了縣衙。
“你們聽說了嗎?柔丫頭回來了!”胖嬸高興極了,挨家挨戶通知大家。
“東家回來了,那可真是太好了!”小八喜極而泣,出城迎接。
唐與柔帶著商隊一路而來,等到郾城時,還剩下三成貨物,手中金子比以前多了數倍,直逼萬兩黃金。
商隊人數則從百余民擴張到了數百民,其中一大部分是跟著一起過來的流民。
她和眾人寒暄后,披著一身塵土,先帶著一板車的貨,拜訪縣令。
縣衙。
這個縣令是從洛陽來的,三十好幾了,身材微微發福,倒有些富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