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弟校教初中政治的老師叫王喜蘭,因為特別愛在午休時間過來抽查大家的政治大題背誦,同學們暗地里都愛就叫她“王厭休”。
一早上,王喜蘭就在文科組教研室里和王小霞交流道:“王老師,到了初三這群孩子好像開始各個都不把文科當回事了,副科老師越來越難當。‘
你那歷史怎么樣啊?我這就沒有幾個人正經背題的,現在眼瞅期中考試了,總不能數理化各個高分,到了咱們這些副科就各個將及格吧?”
王小霞道:“我這也差不多,都不怎么把歷史當回事,都想著最后幾天突擊背背得了。”
王喜蘭道:“倒是不反對他們突擊背誦,就是這突擊背的,也不求甚解,真不知道,能把多少東西吃到腦子里,還不就是熊瞎子掰苞米,今天記住了明天就忘。”
楊可過來插話道:“這哪是不把政治歷史當回事啊,這次這些熊孩子眼里只有中考,根本就沒把期中考試當回事,我這語文是主科吧,也沒比你們好到哪去。”
王小霞道:“這學期,大家可是一點都沒有去年期中聯考時候的勁頭。”
楊可道:“不聯考就沒動力,我說那么多我看都白說了,還是打一鞭子動一動屁股。
這回不行就還來個聯考,沒那么多學校,不還有兩個班呢么!可以讓1班、2班形成對手比一比。人就是喜歡爭強好勝,這集體榮譽感在關鍵時刻比啥都好使。”
說完楊可跑到武金玲的辦公桌前道:“武老師,期中考試咱們倆班比比呀!”
武金玲道:“比唄,誰怕誰呀!”
相比起上學期的轟轟烈烈,兩周后的期中考試對這兩個初三班來說,真的是一點‘考味’都沒有,大家那態度全都跟要進行一次隨堂測試差不多。
之所以能出現這種效果,也確實是因為初三的期中考試挺雞肋的——后面有中考比著,前面還有個奧數競賽插了一杠子,分走了大家不小的考試熱情。
不過再平淡的考試,一旦有了競爭就馬上不一樣了。
這次期中考試兩班聯考爭第一的消息一放出來,大家都排隊去楊可那領雞血了:“楊老師,你放心,學年第一名包我身上了!”、“楊老師,你放心,1班肯定給2班干滅火!”、“楊老師,你放心,我最近學的老好了,這次肯定前進100名!”……
楊可把這些有志少年們一個個的從自己身邊打發走:“吹牛誰不會啊,咱們考場上見真章!”
4月北方天氣轉暖,下了課到操場上玩游戲的同學明顯增多,劉悅心拿著個雞毛毽子組織道:“快抓緊時間分伙,手心手背!”
分了兩次之后,劉悅心和程果一伙,潘茜和孟萌一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