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去年冬外出時遭了土匪已經去了,我和孩子們無處可去才投奔到娘這里。”顧如槿語氣淡淡地聽不出喜怒。
顧元娘訕訕地扯了扯嘴角訥訥地哦了兩聲。
“娘,吃果果,甜,弟弟,吃。”洗了手的徐靖鈺歡快地跑了過來,將手中的兩個果子遞給顧如槿。
“鈺哥兒真乖,給大姨娘和妹妹吃。”顧如槿指了指身旁的顧元娘。
“大姨娘。”徐靖鈺依偎在顧如槿懷里,歪著頭,將手伸向顧元娘。
顧元娘看著粉雕玉琢的小娃娃,心都要化了,這兩個孩子長得實在是太好了,大大的眼睛忽閃忽閃地,與村頭那些人嫌狗厭的娃兒們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比鎮上二伯家的堂弟和小姑家的表弟還要出色,自己要是有個這樣的兒子,看哪個不羨慕她。
“娘。”徐靖鈺看著婦人直愣愣的盯著自己,有些害怕的往顧如槿懷里縮了縮。
軟糯的聲音驚醒了沉浸在自己臆想中的顧元娘,她慌亂的站了起來說道:“鈺哥兒乖,大姨娘不吃啊,大姨娘去看看姥姥去。”
走出了兩步顧元娘回頭看了兩眼徐靖鈺又看了看抱著野果子流口水的顧璟弘,似是下了什么決定的扭頭往灶房去了。
看到顧元娘這樣顧如槿雖不知她心里打的什么主意,卻也升起了一絲警惕。
顧元娘去了灶房之后就沒再出來,偶爾從里面傳出幾聲壓抑的哭聲,母女兩個似乎起了爭執。顧如槿也沒有好奇的去打聽,她跟原主的大姐才第一次見面,并沒有升起多少親近感,對她的事也沒有多少好奇心。
沒一會兒顧老三和顧家兩兄弟就回來了,兄弟倆看到長姐抱了小外甥女回來自是抱在懷里逗弄了一陣。
徐靖鈺也被兩個舅舅抱著鬧著出了滿頭的汗,小家伙兒顧璟弘更是在他娘的懷里啊啊叫著蹦著,累的顧如槿也是出了一層薄汗。
初秋的季節,尚未升至中天的太陽將溫熱的陽光撒滿整個農家小院,孩子稚嫩的歡笑聲,屋子里女人砰砰砰的切菜聲,院子里男人嘩嘩嘩篩糧食的聲音,交織在一起悠悠揚揚地傳至遠方,仿佛這世界的一切艱難曲折貧困苦難都被隔離在外,這世間許許多多的人他們的幸福僅僅來源于一碗熱飯,一個遮風避雨的茅草屋。
來福帶著翠屏在午飯前趕了回來,還買了不少的米面糧油等日常所需,來旺跟在馬車后面進了門。馬車進進出出引來了不少村人的圍觀,看著兩個護衛來回往灶房搬東西更是看直了眼睛。
“喲,老三家的,這有個有錢的閨女就是不一樣,你看買這些東西得花多少錢啊!”有個婦人扒著低矮的圍墻陰陽怪氣地說道。
“就是啊,老三吶,你們家這幾天可是天天吃肉,我家小山都受不了,天天跟我鬧,你看孩子還小,家里有剩余的肉湯給孩子解解饞唄。”又一個婦人接了話,是隔壁鄰居柳四叔家的婆娘。
“嗨,看四嬸說的什么話,都是三娘他們在路上打的野兔野雞,就給兩個孩子補身子的,她們娘仨吃了多少苦顛簸了幾個月才到家,怎么也得讓他們把虧損的身子補回來呀!”李氏雖沒有什么文化,但在娘家的時候也是長姐,自有她的精明在,也是個會過日子有成算的。
驅散了門外圍觀的眾村民,李氏心里盤算著晚上要和當家的商量一下把這圍墻加高一點,這院子里添了幾頭牲畜,別被人惦記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