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掌柜領著二人進了后院,隔著一個小池塘,遠遠地看到廊下一個身穿湖藍色錦緞長袍,頭上戴著玉冠的青年男子躺在躺椅上,男子大概三十多歲,面白無須,閉著眼睛,手里的折扇時不時地敲著手心,身旁的小幾上放著一摞賬本,身后一左一右地立著兩個小廝,一個中年管事坐在小凳子上在匯報著什么。
三人又在院中站了一刻鐘,那中年管事走后,小廝才叫了幾人上前。
“大公子!”劉掌柜問了安,便站在一旁不說話了。
“粉條就是你們家做出來的?”鄭熙呈閉著眼直接問道。
“是小的家里做出來的。”看著前呼后擁的富家公子,顧老三臉上堆著笑大著膽子上前答話。
“嗯,那東西本公子嘗了,味道尚可,只是上不得臺面,也虧你們費勁心思做出這些東西。”鄭熙呈微瞇著眼看著父子二人,不知如此唯唯諾諾的兩人是怎么想出這個點子的。
“明禮!”鄭熙呈對身后的小廝招招手,一個小廝捧著一個托盤,另一個小廝拿了小凳子擺在父子二人面前,托盤上放了筆墨紙硯和一個荷包。
父子二人對視了一眼,從對方眼中看到了疑惑。
“公子……”
不等顧老三說完,鄭熙呈手里的扇子輕輕地在小幾上敲了兩下,又閉上了眼睛。
小廝明禮上前道,“我們公子乏了,你快把方子寫出來拿著銀子走人。”
聽得自家的營生又被人惦記上了,父子二人具是心中驚恐。
“劉掌柜……”顧老三看向站立一旁一直不說話的劉更年。
劉掌柜也是心中詫異,只是東家決定的事情不是自己能阻撓的
看劉掌柜連眼皮都沒抬一下,顧老三又將目光看向廊下的鄭熙呈。
“十兩銀子,也省了你們費時又費力的辛苦,我勸二位還是快寫吧。”明禮有些不耐煩的說道,這些鄉下的泥腿子真是不識趣。
“小哥……我們……這法子……是我家婆娘想出來的,東西也是她做的,要不我回家去問問再寫吧。”顧老三也一時決定不了,只得想法拖延。
“公子!”明禮回頭請示鄭熙呈。
“派個人跟他一起回去。”鄭熙呈幾不可聞的聲音傳來。
明禮指了院子里一個跑腿的小廝跟著顧家的驢車回了柳樹坡。
看著多了一個人跟著一起回來,李氏滿是疑惑還沒問出口,就被顧老三拉進了屋里。
“這怎么能行呢?我們自己做一個月都能掙一兩銀子!”李氏氣憤地說道。
“你小點聲兒!我這不回來跟你商量嗎?那公子看著氣派著呢!我們胳膊怎么擰得過大腿?”顧老三心里也是憋著一口氣,只是他們小門小戶的莊戶人家怎么跟高門大戶的富貴人家比呀!
“那……要不問問三娘有沒有什么主意!”李氏遲疑地說道,其實她是不想女兒牽扯進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