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只商船一前一后地停在了陳水鎮碼頭。
顧如槿在府城買了不少布料首飾,只能派了遮顏先行一步,去東籬茶舍趕了輛馬車來,顧如槿帶著狗娃兄妹,來喜趕著馬車,一行人出了鎮子朝柳樹坡去了。
裴還看著顧如槿的馬車走遠了,這才下了船,他要在鎮子上停留幾日再回去,以防村子里的長舌婦說閑話,自己一個男人倒是無所謂,只是顧如槿一個帶著孩子的女人,定會被人指指點點的。
此時不到午時,天氣雖然不太好,可抵不住有些人的八卦之心。
出門放風的柳四嬸錢英遠遠地看著馬車往村子里來,雖離得遠看不清趕車人的相貌,可村子里也只有顧家一家有馬車,何況趕車的是一個姑娘,除了顧寡婦還有誰。
好事的錢英立馬不覺得冷了,站在自家門口等著顧如槿的馬車走近。
顧如槿如今住的院子已經不在這條街上了,只是帶回來的東西多,便繞到顧老三家,讓她們拿些回去。
馬車剛在院門口停好,錢英便開口道,“三娘啊!裴公子怎么沒有回來!”
這話要是一般婦人聽了,早就羞憤的要死要活了,可顧如槿愣是一個白眼也懶得翻。
被當成空氣一般忽略的錢英,撇撇嘴,縮著脖子,罵罵咧咧地回了自己家。
顧家,顧老三出門去看顧如槿的梯田了,顧惠娘正不停地往顧安郎房里端著熱水,顧元娘守在周秀秀床前,李氏抱著顧愷之焦急地往門外張望,見一輛馬車停在了自家院門口,還以為是顧安郎回來了,迎了出來才知道是顧如槿。
李氏急忙喊了盼娘端茶倒水,關切地問道,“這一去就是好幾天,路上可順利?事情都辦妥了嗎?”
“娘放心,事情都順利,我買了一些布料,一會兒讓盼娘去車上拿!”顧如槿乖巧地回答。
說著話,顧如槿又拉著顧盼娘到身前,摸了摸她的頭,將手上戴著的一串琉璃串珠取下來戴在了她的手上,串珠是從海淘居拿來的,顧如槿看著好看便戴了幾天。
顧盼娘膩歪在顧如槿身旁,嘴甜地道,“三姐姐待我最好了!”
如今顧盼娘也快十歲了,小姑娘身量抽了條,都快到顧如槿肩膀了,這兩年顧如槿沒少給她買衣服首飾。
小姑娘長了幾歲不再滿村跑著撒歡兒,閑暇時被李氏攆著去跟顧如槿學繡花兒,如今做的荷包帕子已經像模像樣了。
聽了顧如槿又買東西,李氏不免又要嘮叨幾句,復又瞪了顧盼娘一眼道,“就會哄著你三姐給你好東西!”
“不是什么稀罕東西,讓她帶著玩兒吧!”顧如槿笑道。
這句話又惹了李氏的嗔怪,“你總說不是好東西!”
上次那懷表要不是張德玉說那是國公府的公子用的東西,他們還當真以為是給孩子們玩的小玩意兒呢!
想起懷表,李氏復又想起這幾日的事情,“你小姑明日要是來找你,你可什么都別答應她!”
自那日張德玉和顧書生知道東籬茶舍是顧如槿的茶樓之后,二人時常上門白吃白喝,惑香來匯報了幾次,顧如槿看二人也就是喝一壺茶吃一盤點心,幾次加起來也沒有幾個錢,便放任沒管,誰知前幾日張德玉被人吹捧著竟然要惑香把幾個同窗的單給免了,惑香自是推說不行,丟了臉面的張德玉便嚷嚷著要找顧如槿,看她還認不認自己這個姑父。
這幾日顧書香日日上門來找顧老三,要顧老三出面將張德玉失了的面子找回來,今日若不是周秀秀突然發作,顧書香這會兒還沒走呢!
二人正說著話,只聽門外一陣慌亂的腳步,伴著催促聲。
“是安郎請了穩婆回來!”李氏邊往外走邊喊道,“你們姐妹幾個快回家去,娘一個人在這里就行了!”
扭頭又對顧盼娘道,“你去灶房燒水,娘不叫你,不要出來!”
古人認為生產的女人是污穢的,誰沾上了都不吉利。
家里還有老人孩子等著,顧如槿出門近十日也十分惦念,聽得此話,便起身告辭,臨走前讓顧安郎將買的東西抱進了屋里。
看門的婆子遠遠地看到來喜趕著馬車過來,歡喜道,“夫人可算是回來了,幾位公子日日到村口查看!”
邊說著邊開了院門。
來喜直接將馬車趕到了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