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坊門前來福已經領著人等在那里,等幾人進了門,來福便指揮著小廝點了鞭炮。
噼里啪啦的鞭炮聲將村里人都引了出來。
“聽聲音像是湖邊傳過來的,是顧三娘的作坊要開工了吧?”
“沒見招人怎么就開工了?那作坊到底是做什么的?”
“去看看招不招人,等農閑了咱也去掙幾個零錢!”
不大的村子,幾乎每家都有人出來看熱鬧,眾人邊走邊議論著。
作坊是二進的,照著四合院的形式建的,進了大門左邊是一個小房間,給守門的人住的,右邊搭了個狗窩,里邊住著兩只小狼狗,是顧老三尋摸了許久,才相中的,院子中間是一片空地,方便裝卸貨物,進了二門,左右兩邊各一排房子,里外都開了門,用作倉庫,其他三面的房間便是用來做工的。
此刻院門口沒人守著,村里看熱鬧的人都擠在了二門處,伸長脖子往里看。
院子里種些花草,地上鋪了青磚,即使下雨也不會泥濘。
顧如槿此刻站在正對著二門的臺階上,底下站了三撥人。
村子里的幾個婦人站一個老先生身邊,旁邊還站著翠屏,老先生是顧如槿讓來旺從府城請來的制香高手,因為手受了傷,不能調香了,做個老師還是可以的,而調制樂宜香最關鍵的一步,顧如槿交給了翠屏來做。
李昌文和來福還有幾個小廝站一起,以后李昌文便是酒坊的管事。
茶香、茶韻和一個新買的小丫頭站在一起,東籬茶舍那邊又請了幾個婆子打下手,抽出三個人完全沒問題。
“咱們作坊今天正式開工!”顧如槿拍了兩下手,臉上帶著大大的笑意。
抬手指了指左手邊的一排房子,顧如槿對于寶玲幾個道,“那是香料坊,你們以后做工的地方,今天跟著師傅學一個上午,下午在家過個元宵節,明天正式上工!”
幾個婦人擠在一起小聲的議論著。
接著顧如槿指著中間的一排房子,對茶香幾人道,“以后你們就在這個屋里炒茶葉,每月要的量也不大,你們可以慢慢來!”
茶香領著幾人屈膝行禮,稱是。
“大舅,右邊的一排房子是給你做酒坊的,你領著兩個小廝先做著,我看一下工作效率再決定招幾個人!”
李昌文自然沒有意見。
顧如槿又說了幾句鼓勵的話,除了工資外,又制定了激勵政策,總之好好干必定能多勞多得。
眾人跟著各自的管事走了。
顧如槿跟著李昌文去了酒坊。
酒坊的一排房子是通著的,六丈左右的大房間里,二十個蒸餾器擺成了兩排,每個蒸餾器旁邊都擺著一個刻漏控制著時間,還好這個屋子里有二十個火爐,刻漏即使在冬天也不會結冰
等下次李昌武出海了,就要多帶些懷表回來。
因為兩個小廝也是從茶舍臨時抽來的,二人并不熟悉怎么操作,他們這兩日的任務便是試驗一下三人怎樣配合才能將效率提高。
李昌文給二人分配著任務,顧如槿站在一旁聽著,時不時提出自己的疑問。
三個人又要掌控火候,又要看著酒壇,估摸著一壺酒蒸餾完了,還要將殘渣倒出來,時間要掐的精準,不然出的清酒品質便不好了。
三人配合著一刻不停歇也只能看顧著六只蒸餾器,預留休息的時間,最少要招十二個人。
顧如槿便思考著人選便往回走,這事兒還得聽聽顧老三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