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如槿回來的時候,遠遠看到娘家門前圍了一群人,吩咐來喜將馬車趕回家,自己快步擠進人群。
“娘,這是怎么回事?”顧如槿環視四周,最終看向李氏。
“三娘,跟女婿回家去,這事兒你們不要管!”李氏推著顧如槿,要讓她帶著裴還走。
這種事情誰也說不清,別惹了一身腥,他們在鄉下種地的不怕,可女婿是要做官的,要愛惜名聲。
顧如槿當然不能就這樣走了,轉頭又問裴還。
裴還三兩句把事情解釋清楚。
聽了裴還的解釋,顧如槿點了點頭,“小山今年有十六了吧!卻是該娶媳婦了!”
別說周圍人了,就連李氏幾人也不明白顧如槿想干什么。
只有裴還沒有一絲懷疑地看著顧如槿,仿佛對方做什么他都毫不遲疑地答應。
顧如槿說完不待別人回答,又道,“柳小山長相不俗,應該不愁娶不上媳婦?”
有好事的人插了話,“舉人娘子不知道,她家小山好吃懶做,十六了還沒下過地,方圓幾里的媒婆沒人愿意給他說親!”
“就小山這樣的,家里又窮人又懶,誰會把閨女嫁過來!”
錢英怒目看向說話的人,“你兒子才又窮又懶!”
聽了周圍人的議論,顧如槿恍然大悟地道,“所以說,柳小山是娶不上媳婦的!”
轉頭看向李氏,顧如槿故作委屈,“娘咱們分明是被賴上了,你可不能答應,讓她去找別人吧!”
一聽這話,看熱鬧的人都安靜了。
柳小山娶不上媳婦賴上了顧家,顧家沒有應下這門婚事,下一個被賴上的會不會是自家姑娘?
涉及到自身利益,看熱鬧的人也不淡定了。
“柳老四,你管好你婆娘吧,不要到處訛人!”有人去拉柳學坤。
“就是啊!小山還小,還不著急,你也不用慌!”有人勸著錢英。
“我家里還蒸著饅頭呢!我得回家看看!”有人著急著回家叮囑自己姑娘或親戚家的姑娘離柳學坤一家遠一點,見了面也繞著走。
也有人心里暗惱顧家怎么沒應下這門親事。
被人這么一說,又看大家似乎有意無意地躲著自己,柳學坤也信了顧如槿的話,上前拉住錢英,怒道,“你個敗家婆娘跟老子回家去,老子的兒子還能娶不來媳婦?”
錢英見形勢大變,自己成了隨意訛人的無賴,掙扎著轉頭看向李氏,氣急敗壞地道,“李桂枝,不管你信不信,這帕子就是你侄女親手給我的,你阻了你侄女的姻緣,有你后悔的時候!”
說完也不管眾人的反應,捂著臉回家了,她就在家等著看,沒了名聲的李平平還能嫁什么好人家。
看錢英煞有介事的模樣,眾人一時也拿不準誰說的話是真的。
不管了,這幾年先躲著柳學坤一家就是了!
人都散了,顧如槿看著李氏有些亂了的發髻,伸手幫她整理好,“娘可是受傷了?”
李氏見事情解決了,侄女的名聲也沒有多大損傷,心里的氣也下去了,“就扯掉了幾根頭發,沒事!”
顧如槿跟在李氏身后往院子里走,“娘沒有吃虧就好!這事兒大舅知道不?”
“你大舅一直在酒坊,應該還不知道!平平的手帕怎么會丟了?我一直將東西都收的好好的。”李氏滿是疑惑。
顧家的院子里一直有人,她們這些小姑娘的東西,李氏格外小心,連肚兜都不敢搭在院子里晾曬,那帕子不可能是從顧家偷走的。
顧盼娘抬頭看了看走在前面的李氏,咬了咬唇,猶猶豫豫地道,“娘……表姐有一次問起過柳小山,后來還跟柳小山的娘說過話,我跟她說過的,讓她離柳小山遠一點的!”
說著話,盼娘的眼睛有些紅了,李氏跟錢英的打架的時候,她就在身邊,小姑娘嚇的不輕。
李氏的心如墜冰窟,侄女在自己家住著,跟隔壁的小混蛋有了首尾,她如何跟娘家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