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巖村坐落在群山環繞的山谷里,一條大河橫穿山谷,大河對面是陡峭的懸崖。
整個山谷,占地幾百畝寬,山谷呈階梯狀,靠河邊是大片的農田,農田里種的是稻谷,農田上面是土地,可以種玉米、紅薯等。
再上面是菜地,顧名思義,用來種菜。
紅巖村的房子,就建在山谷最里面的山腳下。
屋前有一片空地,幾年前大家集資,把這片空地打成了水泥地,汽車可以直接開進家里,曬糧食也方便。
屋子后面是連綿的大山,劉素英家的果園,就在半山腰上。
隧道出口在村子左邊,那里是懸崖峭壁,常人無法攀爬。
村子里八十年代以前有六十戶人家,公路修好后,搬走了一半,現在只有三十幾戶人家。
汽車在田野里行駛著,兩邊的莊稼已經全部耷拉進土里,看著一片荒涼。
遠遠的就看見有人正在曬谷場翻曬糧食,看見劉素英他們的車進村,紛紛放下手上的活,露出歡喜的笑容。
他們這次開了五輛車回來,還有兩輛是大貨車,全部開進家里是不可能的,首先油罐車就進不去。
幸好村里的曬谷場夠大,幾輛車依次停好,眾人紛紛下車,村里人就圍了上來。
“大哥,大嫂,義勇你們回來了,路上不好走吧!”一個長得和劉爸有五分像的老頭,笑瞇瞇的迎上來,關切的問道。
這是劉爸的弟弟劉明輝,今年六十歲,他們一共三兄妹,劉爸排行老大,還有一個妹妹劉明華,嫁到縣城后就很少回來,在劉素英爺爺奶奶去世后,就徹底斷了聯系。
“唉!別說了!我們六點就出發,走到現在快三點了才到,高速路上都是坑坑洼洼的水坑,剛剛在隧道里,還被鳥群圍攻。”林父林義勇圓圓的臉上,滿是一言難盡。
“我就說嘛!下這么大的雨,鳥都躲到哪里去了。而且雨都停了好幾天了,一個鳥的影子都沒有,原來都躲到隧道里去了?”
一個六十多歲滿臉福相的的大媽,恍然大悟的說道,這是林父的弟媳婦李大花。
林父只有兩兄弟,他弟弟林義康是殺豬匠,力大無窮,聲如洪鐘。
人群里響起嗡嗡的議論聲,因為年輕人都出去掙錢了,現在村里只有四十幾個老人。
天氣放晴,大家都把自家的糧食拿出來曬曬,所以現在曬谷場上站滿了人。
大家熱情的和劉素英一行人攀談,詢問外面的情況,雖然和在外面工作的兒女,打了電話,知道他們都沒事,可人沒有回來總是不放心。
“好了!大家回頭再聊吧!素英啊!你們開了一路車,也累了,快回家歇息。你們兩家的屋子,都已經收拾干凈了,先回去休息一會兒,我和你大花嬸嬸這就去煮飯。”
劉素英的二嬸李小花,和李大花是兩姐妹。
“對,你們肯定累壞了,先好好休息。我那里還有一點干貨,我去拿來一起煮了。”
李大花說著就要走,劉素英連忙拉住她。
“大花嬸嬸,我們拿了菜回來,在車上呢!二嬸!就麻煩你和大花嬸嬸辛苦一下了。”
“是啊!二嬸,我們把家里的蔬菜,和冰箱里的存貨都帶了回來,管夠,不用加菜了。”
林曉梅也拉著她二嬸說道,接著對張舒芬說道。
“給你介紹一下,這是我們的二嬸。二嬸,這是我們D市的鄰居張舒芬,她兒子可是修房子的專家。”
大家相互認識后,說說笑笑的往家里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