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和公孫瓚告辭而出,看著被留下的劉修,心中五味雜陳,他歉然的看了一眼劉修,低著頭出了院子。公孫瓚雖然還有些激動,還是注意到了劉備的不安,他微微一笑:“玄德,你在為你大兄擔心嗎?”
劉備情緒低落的干笑了一聲:“都怪我一時意氣,連累了大兄。”
“你大可不必如此緊張。”公孫瓚神秘的笑道:“我敢保證,你大兄不會有事的,說不定反有些你我都不敢想的際遇。”
劉備一愣,抬起頭看了一眼公孫瓚,見他不似說笑,倒有些信了,原本有些呆滯的眼神也跟著靈動了些,他想了想,笑道:“如果真是這樣,那倒是再好不過,也免得我總是不安了。”
公孫瓚欲言又止,快要走到宿舍門前的時候,他忽然說道:“玄德,先生已經見過我們,想必今天不會授課了,我想去外面看看這桃谷的風景,你有沒有興趣陪我去?“
劉備眼珠一轉,欣然同意。兩個人便出了精舍,沿著桃林向前走了一段路,又沿著桃溪走了幾十步遠,看看四周沒有人才停了下來,在溪邊找了一塊石頭坐下。公孫瓚歪著頭看看劉備,含笑說道:“玄德,你這大兄以前是個什么樣的人?”
劉備沒有立即回答他,而是隨手從地上撿起一塊小石子扔進水中,靜靜的看著水波蕩漾、桃花瓣瓣的桃溪,過了好一會才說道:“我先前和你說過,他身體好,力氣大,打起架來勇不可擋,縱使是以寡敵眾,也很少吃虧。不過,我還你說過,他腦子不太好,有些傻,現在想起來……好象不太對。”
公孫瓚把劉備叫到外面來,就是想仔細打聽一下劉修的事情。劉備對他說過,劉修有些匹夫之勇,但是不喜歡讀書,是那種頭腦比較簡單的笨漢,可是從短短的一天交往來看,他覺得劉備這個說法有些問題。劉修雖然書讀得確實不好,可是他眼神明亮,言語自如,不僅沒有一點愚笨的感覺,相反倒是讓人覺得他有些狡黠,加上他對那一手漂亮的書法說得含糊其辭,讓公孫瓚難免有些些疑心。
聽劉備這么一說,公孫瓚更相信自己的判斷了,他靜靜的聽劉備往下說。
“其實我這大兄原本好象不笨的,我記得我阿母說過,大兄識字的時候就比大多數小孩快,不敢說過目成誦吧,也是比別人快很多,只是他確實不喜歡讀書,不管是《倉頡篇》還是《急就篇》,他都沒有讀完,后來學《論語》《孝經》的時候更是如此,但是看到書就頭疼這毛病,卻是后來的事,好象……好象和他的阿翁有些關系。“
“他的阿翁?”公孫瓚更加好奇了。
“因為讀書不用功的事,他被他阿翁狠打過幾次,結果不僅沒有改正,反倒更嚴重了,有些故意和他阿翁治氣似的。”劉備似乎是在自言自語,一邊想一邊說:“再后來,他阿翁也就失望了,總是說他沒用,以后就是個廢物,說他不如我,再后來……就成這樣了。”
“他的阿翁大概有些急于求成了吧。”公孫瓚釋然,“做父母的,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讀書有出息,其實在我看來,讀不讀書有什么關系?就以你大兄這副好身體,就算不讀書,以后也能掙些軍功出人頭地。”
“只可惜高祖皇帝雖然說過‘非功不得封侯,不如約者天下共擊之’,但我大漢現在就算有軍功也不如那些讀書人容易封侯。遺子千金,不如一經啊。”劉備長嘆一聲,用腳將一塊小石頭踢進水中,“啪”的一聲濺起一朵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