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太太聚在一起,專注地聽著王梅蓮說的話,“隔了兩天,周柔的背景我就打聽出來了。原來是周家的一個私生女,母親是一個拉皮條的,天天在街上站著。誰成想,勾搭上了周家的當家人,還背地里有了孩子。
她原以為,可以母憑子貴地來到周家,誰知道,生下來一個女孩子。當時,周家當家人臉都黑了,只是給了一筆錢。那個站街女,拿了錢,出院轉手就把孩子,丟進了附利院。
本來這一些,都完事了。可那個站街女哪能善罷甘休,她花完錢就先周家人要撫養費。周家人不想把事情鬧大,所以就給了錢。
有一有二,還能有第三次。周家人也不傻,暗地里知道周柔被送進了福利院。站街女要不到錢,想要找到周家夫人,周家人當然不能同意了,聽說最后那女人被賣進了那種場所,最后肉償。
要說這個周柔也不是個省油的燈。為了生存下去,她經常裝作可憐的模樣,讓人可憐。也許就是因為她的母親,她做起事情來,還真是很有心機呢!
我就舉個例子。我的公公婆婆不是有些勢利眼嘛,她特意拿著自己小時候周家給的玉佩,送給二老,這才讓二老讓她進來。后來聽他們說,是周家外邊的。
也就是這個原因,我一直不喜歡她,并且我的可憐的姑娘,為了周柔,可是被那老太太給趕了出去。”
太太們聽見王梅蓮的遭遇,都心有余悸。自己家的男人也是總不在家,不過好在自己有兒子。可是,外邊的女人花樣層出不窮,讓人害怕,如果還有這樣的心機繼女,自己的日子還好過了。
“王太太,你放心,我們都是支持你的,我們這些人,對于丈夫的事業也幫不上什么忙,能做的只是咱們幾個做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家常。”
王梅蓮也放寬心,“你們說的也對,我丈夫劉全,這幾天也不在家。我一回家,家里就是公公婆婆,還有周柔。她們天天都在說著什么大師,看樣子,好像是非得再去不可了。你們說說,我一個婦道人家,我上哪里去找這種大師。”
李太太提議,“王太太,要不然我們就拼單一下吧,這樣我們就都能見到大師了。”
王梅蓮不明白她說的話。
李太太又是解釋道:“既然大家都想見見這位大師,那么我們就花錢見大師不就行了嘛。
但是,我聽說這個大師,見一次竟然要五百萬。這筆錢,也不算多,但是一個人五百萬,還不如一群人五百萬呢!但是,咱們就組個團,都去看看那位大師。”
王梅蓮對于這個意見不贊同,“這要是被我家的兩個老人看見了不得鬧翻天啊,她們可不愿意拼團。”
李太太讓王梅蓮放寬心,“我們都花了錢,自然要是有的時間啊,咱們就分開時間。但是,咱們就挨個去看。”
王梅蓮一聽,也覺得可以,就加入了組團拼單。
本來一切順利,但是對于錢數又是要上調了,于是貴婦們又開始在一起算計起來。
“這個大師也要價太貴了吧!一下子漲了一千萬。”
王梅蓮有些差異,“不是說話五百萬嗎?怎么又漲了。”
“我聯系到大師,發現平時出去看病的是頂著大師頭銜的一個學徒,根本就就不是什么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