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宣儀聽完若有所思,隨即笑顏逐開。“這話從太傅口中說出,怎如此別扭~”
調侃之意十足。林楓難得老臉一紅。是啊,如今南周朝,外戚當權第一人,不正是他自己嗎?
平時不茍言笑的太傅難得吃癟,林宣儀笑的開懷,心中涌現暖意。她這個一母同胞的哥哥,自小陪駕宮中,與林家并不十分親近。可這十余年,還是她這個親哥哥盡心盡力輔佐,嘔心瀝血處理朝政。大權在握,卻在突遇天災,可立威于民時,把政績與威信都拱手送還于皇上。不像是他們的父親,這些年仗著自己皇親國戚的身份,圈地圈財,妾室成群。絲毫不考慮他們孤兒寡母的名望與處境。
“這些年,多謝哥哥。要不是有你在,星云趙氏那幾個在番地的王爺,怎會如此輕易臣服。”
“我受先皇所托,必定保南周朝百姓免于內亂。林將軍要不是在朝中根基不深,想必微臣這些年,還要更辛苦些。”林楓此話別有深意,林宣儀曉得其中艱辛。他們的父親要是出自名門望族,只怕是國之大禍。
“哥哥的意思是:中宮之后,還是不要出自‘四大家族’來的妥當?”
“正是。星云趙氏:皇親國戚,富可敵國;陳郡謝氏:侯門世襲,朝中根基深厚;范陽陳氏:名門望族,是南周朝歷代皇妃王妃最多的家族。雖可以考慮,但可惜如今嫡支并未有適齡貴女,旁支嫡女做皇妃還可,中宮之位有些勉強;再說這南陽徐氏:雖不如前三大家族顯赫,但門生遍布朝野。可惜......徐夫子無心仕途,并無半官半職,否則還真是個好人選。”
“是啊,徐家百年書香門第。要是徐夫子如他父親般,官至翰林學士,他的嫡長女還真是中宮之位的好人選。娘家名譽威望強于財勢,對皇上有助益,卻不足構成威脅。可惜了.......太傅可有信心說服徐夫子......”
“娘娘,徐夫子對朝局無意,且去年已把嫡長女許配了人家。本定于正月初六完婚,因突降天災往后推遲了些。聽說未來女婿是徐夫子得意門生,與徐家嫡長女兩情相悅。還是不要勉強人家的好。”
“唉.....俗話說得好:寧毀十座廟,不毀一樁親。哀家當然不愿去做這種惡人,既然人家已許了人家,就算了.......”林宣儀許是想起少女時的一些往事,有些倦意傷感。她摘下手指護甲,揉捏了幾下太陽穴。美麗的面容上帶著倦意,還有幾分被頭痛干擾的不耐,嘆道:“這立后選妃,實在是傷腦筋。談論了半宿,竟還沒個著落。總不能到時看哪個順眼,便選哪個吧..........”
“娘娘說笑了,微臣倒還有一合適人選。”
“你想說的,不會是........”
“正是,葉尚書愛女。”
林宣儀靠著椅背的身子立馬彈起,“不行!”
林楓似是料到般,并不驚訝,只循循善誘道:“娘娘還是介懷她長得像故人。除此之外,想必娘娘也找不出別的理由拒絕。”
林宣儀不經意被說中心聲,臉色難看。
“哀家......雨夜.....總是夢見先皇后,實在是不想在后宮,再有個肖像先皇后的‘皇后’.....哀家.....有些害怕........”起初她還有些掙扎,不愿承認。但想著哥哥不是外人,索性吐露出來后,反而如釋重負,心中煩悶之氣不再。
“老實說,在今日宮宴之前,哀家確實把她列入了后位人選。葉老將軍忠君愛國,為避免‘擁兵自重、功高震主’之嫌,本該頤養天年,卻還在邊境守疆衛土。哀家心中也是......不忍。葉尚書為人正直清廉,在朝中從不拉幫結派。倒是父親,總是與葉家作對,私底下沒少搞小動作。這些哀家心中都有數.......”林宣儀雖是一介女流,可是非忠奸,還是分得清、辨得明。
“正因如此,四年前,臣與朝中重臣商議,得太后娘娘首肯:調葉尚書回京任職。就是為了對有功之臣,不可薄待。否則、奸臣驅逐良臣,江山社稷如何安穩?”
“可.....哀家心中還是......難以釋懷。”
“望娘娘以江山社稷、黎民百姓之福為重。葉尚書愛女:既是獨女,又是嫡長女。裙帶姻親關系簡單。葉老將軍又是白手起家,背后無財勢雄厚的家族支撐。最重要一點:待葉將軍百年之后,葉家嫡長女,方可為皇上收服留住這支——南周朝最強大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