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周“載初三年”,農歷六月初三,帝昭告天下,過三媒六聘,于三日后,六月初六黃道吉日,迎娶清河葉氏知秋,冊為中宮之后,執掌后宮,母儀天下。
大婚當日,因葉知秋父母亡故,祖父遠在清河老家,不愿踏足京城,只派了傅順至皇城,操持大婚事宜。故徐子儒攜妻女前往京中葉府,由母親的娘家人,送外甥女出嫁,也算合乎規矩。
只旁人難免有些猜測,這葉老將軍喪子之痛已過兩年,如今連嫡親孫女大婚,也不肯至皇城,想必是還未走出白發人送黑發人的苦痛之中。
徐頡之與李夫子婚后,夫妻恩愛,琴瑟和鳴,如今已有七月身孕,仍堅持寅時起,為葉知秋梳發,增添福意。南周民間百年來流傳一個說法:即女子大婚之日,家族女性親屬婚后幸福者,為其梳散發絲,寓意以后的生活,也如三千煩惱絲般,疏通散開,一帆風順。
南周婚嫁習俗:晨迎昏行,辰時男方去女方家迎娶新娘,在男方家宴待賓客,盡情狂歡,直至黃昏舉行婚禮儀式。皇帝雖貴為天子,大婚禮儀依舊是遵循南周民間風俗。
徐子儒身為母舅,在葉府代替主人,與傅順一同迎來送往,接待京中前來祝賀的人們。
葉府門口,圍的是水泄不通,有官兵把守,不得堵塞賓客通道,看熱鬧的皇城百姓中,喜慶之外,自然也有閑聊八卦的:
“你們聽說的嗎?皇后娘娘的親弟弟還不知所蹤呢........”
“真是可惜了.........過了今日,可是咱們南周的國舅大人啊.........”
“是啊,這天大的福氣,皇后娘娘的至親竟一個都不在身邊........”
“噓......聽說葉老將軍對兩年前朝廷糧草延誤,心中不滿,所以這次連嫡親孫女大婚,都不到場,只派了個老管家過來打點.........”
“此事當真?皇上不是那日當眾說感恩葉老將軍,如今更是冊立他的親孫女為后,以后可是比林家還夠格的皇親國戚..........”
“嗨........要不是葉老將軍的部下忠心耿耿,這中宮之位指不定花落誰家呢.........”
“別胡說八道,教人聽了去,你不要命了...........”
“........................”
你言我語,議論紛紛。
落雨軒內,葉知秋生活了三年的閨房。徐夫人正在替她梳發,想起徐安嬌已去,不由悲從中來,感嘆道:“兜兜轉轉,還是回到了原點。如若當初你爹娘早點認命,不抱著回江北再拒婚的念頭,也就不會發生那等禍事.....”
“娘!您說什么呢!說好的不提不提..........”
葉知秋用手覆住徐夫人的手背,強顏歡笑道,“無妨,舅母是心中疼惜我。舅舅舅母放心,知秋在宮中,定護自己周全,也得護葉家和徐氏一門的平安。”
“你好好顧著自個,宮中嬪妃,都會拼命爭寵,為自己和身后家族謀榮華富貴。你舅舅淡泊名利,你不必為徐氏謀什么。只記住一點:千萬保自己平安無事。若塵那.......你舅舅會再勸他的,時間久了,他便知道:你也是無奈之舉,并不是想當皇后。”
她心中苦笑,葉若塵何嘗不知道她不想入宮,只不過,為了查明當年真相,她只能入宮。她回京后,與影衛自然恢復了聯系,而葉若塵,不肯露面。
徐夫人見她神情落寞,趕緊道:“哎,今天是大喜的日子,瞧我這掃興的樣子,來....舅母幫你綰發,我們知秋,是南周最美的新娘!”徐夫人用帕子輕輕拭去眼角淚意,嘴上笑著念道家中婦人長輩對新娘子的祝福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