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完這么一圈,歐陽辯對三司的構成總算是有了一些概念了,不過離著了解,還差得遠了。
“好了,走吧。”
王安石道。
歐陽辯點點頭:“咱們這是要去哪里?”
王安石笑道:“自然是去見老長官啊。”
歐陽辯笑了笑點頭:“的確該去拜拜碼頭。”
王安石沒有聽說過這話,但能聽得懂,笑著道:“一天到晚就說些怪話,以后你也是官場上的人了,有些怪話莫要亂說。”
歐陽辯笑著點頭。
三司機構極其龐大,作為三司使,包拯的日程也極其繁忙。
北宋所謂二府三司,二府就是政事堂和樞密院,政事堂管政事,也就是政府,樞密院則是管軍事,而三司就是財政了。
二府三司將政事、軍事和財政三分,目的自然是為了分宰相職權,以免相權與君權爭鋒。
所以從這個程度上來說,實際上三司使也算是宰相了,實際上有段時間三司使就是被稱為計相的。
作為宰相的包拯,自然是極為忙碌的。
他的公廨的門房里,坐著諸多等候的人,偌大的門房里面,擺放著不少的桌子椅子。
里面等候的人也分成幾個圈子,文官和文官湊在一起,武將和武將湊在一起,地方的和地方的湊在一起。
不過有一點都是共同的,他們都是來要錢或者要政策的。
王安石帶著歐陽辯進入,眾人的目光紛紛隱晦的投射過來。
看到王安石,那些人紛紛起身和王安石打招呼。
沒辦法,王安石的三司判官職位在三司的權限頗大。
三司判官的職責是佐三司使、副使分理三司事務,三司判官在三司的地位在各個時期都不太一樣,人數也不太一樣。
當三司判官人數多達三人的時候,他們就會分管三司的三個司,這時候大約就和各司的副使權限差不多。
但到了人數少的時候,也就是現在,三司判官只有一個的時候,他的權限就凌駕在三個司的副使之上了,大約權限迫近三司副使。
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也就是說,他現在大約就是三司的三把手,但由于三司副使只是掛了個名,包拯這個三司使又十分器重王安石,所以他大約就是二把手了。
對于三司來說,他們不敢卡軍隊的錢,也不敢拖延官員的薪俸。
但那是整體,對于局部的軍隊或者官員,他們還是握錢袋子的爸爸,所以來這里要錢的人,一般都得端出一臉好臉色。
尤其是面對王安石這個實際上的二把手。
不過他們對于跟在王安石旁邊的綠袍小官有些好奇。
看樣子并不是隨從什么的,王安石一邊走一邊說些什么,神態親密,明顯關系頗為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