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至于天文、地理等學問,他也孜孜研究。
因為父親與歐陽辯的原因,歐陽發與人相處可以不隨意迎合,議論事情堅持原則,即使遇到有權有勢的人也不會有一點屈居其下的意思,關鍵時一定要陳述自己的意見。
其實這樣的人生是非常幸福的。
歐陽奕一心沉迷在磨喝樂上,現在甚至和磨喝樂的名師在學習如何制作,在磨喝樂上面的造詣,歐陽奕恐怕也是大師級了。
歐陽家有歐陽修和歐陽辯,也不用其他的人來撐門面,歐陽奕也盡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沒有什么不好的。
現在歐陽棐更是找到了自己愿意為之奮斗一生的事情,歐陽辯也為自己的三哥感覺到開心,自然要好好地為他籌謀一番。
歐陽辯到了書房,鋪開了信紙,斟酌了一番,落筆寫道。
““狄公啟,早來略喜!
瞻晤,蒙狄公記掛,前夕來信已閱,狄公近來心情可好,身體可佳,一頓吃幾碗飯,可還能飲酒?
狄公問我,能否讓狄世兄詠拜我父為師,此事雖然艱難,但辯勉力為之。
然辯亦有一事相求,辯排行第三之兄歐陽棐于軍事頗感興趣,托辯尋找名師。
辯忖度今世之名將,狄公自稱第二,恐無人敢稱第一。
辯之三兄天資聰穎,恐勝辯之十倍,若有狄公執教,必然會成為世之名將,狄公之名也必可不墜矣!
此乃辯之所求,無論狄公是否相允,俱都無關狄世兄拜入我父之門下,辯一定盡力勸父親收下狄世兄。
教,敬審向夕。
臺侯萬福。”
歐陽辯寫完,仔細看了一遍,發現沒有什么錯漏之處,又仔細看了看整篇書信的布局,滿意地點點頭:“這封書信結構嚴謹,瘦歐體瀟灑自如,水平著實頗高,里面又有一代文豪歐陽辯與一代名將狄青的交情往來的內情,著實應當作為一個著名的書帖收藏起來,等千年后,也可拍賣個幾個億啥的。”
歐陽辯對著書信孤芳自賞良久,墨跡一干,便塞進信封之中,寫上狄公青親啟幾字,便放在信件籠中,自會有陸采薇整理好拿去寄送。
歐陽辯在書桌前站了一會,又提起筆來,這次寫得相當隨意。
“子瞻兄:
許久不見,甚是想念,汴京城里爆竹響徹,元夕一夜魚龍舞,原本該是欣喜之際,想起子瞻兄遠處眉山,便欣喜盡去。
辯不知子瞻兄心情可好了些,勸慰的話辯不多說,只希望子瞻兄整理好心情,多看看書,多寫寫詩詞,若有詩詞,請子瞻兄寄給我看,辯對此頗為期待。
近來庶務纏身,辯于詩詞便少了些興致,唯有去歲經江寧賞心亭,得一首,請子瞻兄賞析。”
歐陽辯在后面寫了一首詞。
“水龍吟·登江寧賞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歐陽辯抄詞,歷來不講究,除了一些犯忌諱的,其他的情緒什么的,年紀不符合什么的,他全然不在乎。
若是有人問他,他一定會說:怎么的,小爺我情感豐富,或者說小爺我黃粱一夢,夢到我自己經歷了一聲,因此由此感慨,怎么的,你懷疑我,總不至于我這詞是抄的吧,來來,告訴我,我能抄的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