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內,寂靜一片。
秦博偉跪地叩首不起。
片刻之后。
一個身材高大,手臂稍長的老太監推開英華殿的殿門,走了出來,來到秦博偉的身旁,嘆了口氣道:“秦大人,您還是回去吧,陛下不想見您,已經走了。”
秦博偉身形一顫,臉上盡是苦澀之意。
進皇宮求乾皇開恩,赦免呂學海是最后的掙扎努力,畢竟他和趙玉秋等華族人都很清楚,雖然已經決定要劫法場,但這次的劫法場注定是一場敗局。
他們一群人不過是區區三個地變煉魂境而已,如何能敵得過法場四周那嚴陣以待的大量先天通靈,地變煉魂境士兵?
天象合神境界的城衛軍統領起碼都會在場兩個,這是慣例。
法場代表的乾國的威嚴,若是被人輕易的就劫了法場,那乾國的臉面何在?
不過也虧得呂學海進了翰林院當編修,是正七品官員,犯了死罪須得問斬,必須前往法場當眾執行,這是乾國的律法。
若是呂學海無功名官職在身,白丁一個,那直接在牢獄當中就賜死了,劫法場更是無從談起。
“秦大人,聽我一句勸。”老太監幽幽說道,“革新,是要有代價的,沒有流血的革新,何從談起?”
“就比如你們華族古代那個著名人物,商鞅。”
“他為秦國的革新做出了巨大貢獻,卻最終也死在他自己所制定的秦國律法之下,這,就是代價。”
“呂學海的死,并不...”
“那憑什么是我們華族人要付出代價?”秦博偉攥緊拳頭,一字一頓道,“這場革新又不是我們華族要發起的,革新的成果也不是我們華族享受的,我們華族人不過是被迫卷入而已,憑什么這過程中的傷痛和代價就要我們華族人去承擔?”
“憑什么?”
老太監頓時長長的嘆了口氣,搖了搖頭。
站在華族的立場上,華族自然是無辜和悲哀的,被迫卷入,被迫成為犧牲品,最終的成果也沒他們的份,但是站在乾國的立場上,卻沒人會拒絕什么。
犧牲幾個外人而已,誰會在意什么?
要怪,也只能怪華族太過于弱小了,在這場革新旋渦當中根本無力護住自身,只能是隨波逐流,稍微有一點波瀾,其生死就不再由自己掌控了...
弱小,即為原罪。
老太監終于沒再多說什么,轉身離去,只留下了秦博偉一人。
又過了片刻,秦博偉終于起身,長出一口氣,眼睛當中盡是堅定之色,大步向著宮外走去。
雖然結果注定失敗,但我卻依然要去做。
因為我們華族人,永遠不會放棄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