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說電影投資完勝股票?】
【電影投資是真的么?你必須要了解的幾個知識點。】
【電影投資的前景在哪里?】
…
【未來十年,電影投資的發展將大大超過房地產投資。】
【國家將大力扶持影視文化產業的發展。】
…
【上映一小時破億票房,參與出品人投資的朋友們已經激動得摳腳了。】
【《溫暖的懷抱》將于12月31日正式上映,預計票房20億左右,抓緊入手。】
...
果然。
對方的大部分動態都是與電影投資相關的一些推文和海報廣告。
大概瀏覽一下。
倒也明白得差不多了。
比如現在一部電影拍出來。
誰也不敢確保它最后就一定能火。
即便是上映后高開都還有跳水低走的可能。
之前就有很多部大投資的片子被一陣猛吹卻撲街到姥姥家!
什么海市堡壘、什么封神傳奇之類的。
各方自然都會有很大壓力!
所以才會那么多導演和投資方選擇對賭方式來保底。
把風險分攤出去。
現在馮光朋友圈發的就是類似的廣告。
宣稱哪部電影吸募投資!
投資多少錢進去就可以賺多少錢。
計算公式為:
投入資金÷電影成本=投資占比,投資占比x可分賬票房=票房分紅。
然后會有相應的數據分析!
投幾萬可以賺多少,投幾十萬可以賺多少,投幾百萬可以賺多少。
廣告上給出預估票房,投資回報率高達百分之四五百!
反正都是只是宣傳的一個套路罷了。
不過,
很多小白看見了都會蠢蠢欲動。
投資電影對于很多普通人來說那是一件“厲害”的事情了。
...
【光哥!】
【最近在哪瀟灑?配圖】
想了想。
李斌給對方微信發了消息。
詳細了解一下!
看看自己進入娛樂圈是否可以從這里開始。
畢竟按照上面的宣傳那是穩賺不賠。
而且,
貌似自己投資那部電影反而就保證了它的票房收益。
類似這樣的電影投資廣告。
那肯定會從預估票房下手作為宣傳點。
隨便鼓吹個預估票房10億、20億、30億之類的。
那就意味著李斌只需要隨便投資都是幾倍的高額回報!
到時候。
這蛋糕吃得賊撐著。
【斌哥,好久不見啊!】
【瀟灑毛~】
【北漂...】
很快,
對方也回復了信息。
語氣中顯然也是對李斌突然找自己感到驚訝。
兩人之間的關系只能算是一般般而已。
出于社會人謹慎心理,預防好久不聯系的同學朋友突然找借錢。
那肯定是有多慘就說多慘先。
【有前途~】
【最近在搞電影投資么?】
李斌直接引出話題了。
反正這個事情對方肯定感興趣。
果然,
【對啊!】
【這一行前景還可以。】
【有興趣搞點副業么?賺點外快還可以的...】
對方整日在朋友圈里面發廣告,
那就是希望能“坑”到一兩個家伙。
現看見熟人主動找上門了。
那自然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