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被父親看的后背發毛,心想事已至此,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便咬了下后槽牙跟在后面也進了書房,想著無論如何也要說服父親。
最初的法國盧米埃兄弟制作并發行工廠門口等短片之后,電影這個新生事物迅速在歐美以及大洋帝國流行開來。
很多年輕電影人從最初的欣賞到積極投身其中,帝國的電影娛樂產業緊隨著世界潮流發展,至今已發展成為與西方電影分庭抗禮的一大流派,當為東方電影界翹楚,引領東方電影潮流發展。
19世紀末
人們處于對于電影的好奇期,大量的觀眾抱著一探究竟的新鮮感走到銀幕前,隨之影院數量迅速增長。
到1898年,電影這種新鮮感開始消失,觀影人數大量下滑,很多經銷商無利可圖,便紛紛退出電影經營。
這是電影面臨第一次危機,促使電影工業復蘇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是1898年的美西戰爭和西洋戰爭,很多關于戰爭的影片引起觀眾旳觀影熱情,促進了國內開拓呂宋群島的熱潮。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推動電影復蘇的影片類型華夏傳統的功夫劇,電影工作者將三俠五義螳螂拳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等經典故事拍攝成單一鏡頭的影片,非常受歡迎。
這樣的無聲電影加上字幕旁白,歐美等西方的觀眾也很容易理解,此后,洋國電影產業開始逐漸穩定的成長。
隨后在米國出現了劇情長片,大洋帝國迅速引進了這一先進電影制作理念,在功夫片的基礎上又發展出戲劇片,放映無聲電影的時候同步放送留聲機唱片,贏得了亞洲地區華裔民眾的普遍喜愛。
華裔電影工作者不斷在長片拍攝上進行嘗試,到1909年,大洋帝國大多數重要的電影公司都開始拍攝多本電影,并且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占據了主要市場。
到1910年代中期,劇情電影已經成為重要影院放映的標準,早期混亂的不同短片串聯播放,還有混合短片和舞臺表演的放映方式逐漸消失。
伴隨著劇情長片的普及是明星制度的發展,到1909年,隨著電影的普及還有劇情電影的發展,演員不斷出現在銀幕上,觀眾開始對明星演員產生興趣,他們自發的索要明星的姓名,索要電影海報,并且給明星起藝名。
電影公司迅速發現了這一趨勢并且把握住商機,開始利用當時廣受歡迎的演員進行影片的宣傳,這就是大洋帝國的“名伶制度”,迅速普及到歐美各國。
電影事業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互相促進,不斷發展,顯示出百花齊放的良好局面。
到了如今
一些演員已經展現出了名伶的票房號召力,大片場制度的確立和長故事片的發展,電影明星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到10年代已經出現了猴王杜,瑪麗碧克馥和卓別林這種全球知名的大明星。
由他們參演的影片,具有很強的票房號召力。
20世紀初出現了多家重要的獨立電影公司,11年,何天賜成立了天行電影公司,并且建立了擁有69家劇場的天行院線。
這個何天賜是何許人也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何方公爵世子,從小就敢暴打五皇子的混不吝,貴族圈二代呼風喚雨的人物。
12年,卡爾萊梅爾成立環球電影公司,并且在1915年成立好萊塢環球電影城,開始早期的垂直整合嘗試。
12年,阿道夫朱科爾成立名人名劇公司,通過明星和改編經典文學作品而獲得影響力,這一點與大洋帝國的改編傳統名劇很相像。
同樣在12年,商界大亨李建華成立星河電影公司,在布里斯班建立了星河電影城,確立了大片場和名伶制度,旗下擁有唱片公司,院線公司和專業發行公司,戲曲片就是他們的拿手好戲。
此后不久,13年,山姆、杰克、哈里三兄弟在加里福利亞共和國創建華納兄弟公司,開始制作發行電影長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