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布里斯班的數萬華人淘金者,只有不到百人入籍,最后與白人婦女結婚并定居下來,成為這座城市的一份子。
就是因為英國佬一向警惕華人入籍,輕易不愿意放開口子,這會造成民族結構的失衡,不利于白人的統治。
華人淘金者縱然捧著錢,也找不到廟門拜佛,更遑論取得入籍許可定居下來。
是他們不愿意嗎?
非也,在每一個華人淘金者內心深處,都愿意定居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大地,深深的扎下根來繁衍發展。
可是得不到入籍許可,無法在這里牽著愛人的手臂走進教堂,結婚生子,經商置業,就是一個打臨時工的黑戶,由此就顯示出入籍許可文件的極端重要性。
順便說一句
李福壽也是在辦理入籍許可的時候,認識移民署處長韋克斯福德先生,兩人做了一番友好而深入的交談,領會到了話題之外的意思。
片刻之后
韋克斯福德先生如約而來,李福壽把他讓到安靜的書房里詳談,并且囑咐南懷玉,不許任何人打擾這次重要私下會談。
“韋克斯福德先生,來一支哈瓦那雪茄吧,這個是從美洲過來的最好貨色。”
“嗯哼,為什么不呢?”
韋克斯福德先生是個身材略微發福的中年人,畢業于著名的牛津大學,他的正宗英國同窗大多身居要職,或在海軍部或在內政部擔任重要職司,最差的也是遍及世界的大英帝國殖民地主管長官。
例如他的愛爾蘭同鄉就是香港政務司長官,混的比韋克斯福德先生好多了,最起碼不是在這個鳥不拉屎的荒僻之地。
所以對于韋克斯福德先生來說,撈一筆錢回到愛爾蘭,或者去美洲就是一個很現實的選擇。
最少紐約這個愛爾蘭人聚集地,也比布里斯班強上100倍。
兩個人的密談進行了大約30分鐘,然后在愉快的氛圍中結束了話題,兩只大手緊緊的握在了一起。
從這一刻起,兩個人就成為一個利益同盟。
昆士蘭州自治領政府方面扯皮的事兒,由韋克斯福德先生負責,尋找富有的華人淘金者入籍并繳納相關款項,由李福壽負責,雙方均分利益。
昆士蘭州移民署方面履行正式文件花費不多,只需要一英鎊六便士,主要是入籍文件上需要照片和相關手續,這部分的成本由申請者負擔。
雙方議定,華人淘金者入籍需拿出40英鎊,這筆錢由兩人均分,韋克斯福德先生每辦理一份入籍證明,可以獲得20英鎊酬勞。
韋克斯福德先生不可能獨自占有,需要和共謀者雨露均沾,他肯定會拿大頭,也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李福壽派人跑跑腿,辦成一份入籍證明能夠獲取18英鎊11先令14便士,除了打賞手下,其他的全都納入私囊,簡直比淘金還暴利。
雙方分手以后,便緊鑼密鼓的籌辦起來。
這個消息迅速在福臨門飯店聘用人員中傳揚開來;
少爺有渠道能夠辦到澳洲正式的入籍證明,只需要拿出40英鎊疏通相關人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