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有無數的技術難題需要攻克,短則兩三年,長則四五年,根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小規模不惜工本的實驗室產品,與大規模工業化生產是兩碼事兒。
新型火炮產品必須要具有性能優勢,而且還要具有潛在的廣闊市場,一定的性價比優勢,價格不能高到天上去。
所有這些都制約了火炮生產線的引進,澳洲本身需求不大,若沒有外來大量訂單,完全不值得引入新型火炮生產線,火炮生產線運營起來連成本都不夠,更別提巨量的研發投入了。
李福壽負手站在新型火炮旁邊,側耳傾聽相關的技術介紹。
一邊介紹,格雷茲卡男爵一邊用手輕輕撫摸這冰冷的鋼鐵造物,就像撫摸情人的肌膚一樣,眼中的神態充滿了癡迷。
外行人永遠無法理解一位理工男心中的情懷,它可以寄托在枯燥乏味的數字上,也可以寄托在冰冷的鋼鐵機械上,甚至可以寄托在研究船舶興波阻力的曲線中,日復一日的付出青春和無窮精力,探索未知的奧秘,這是一種神秘的直男情懷。
但格雷茲卡男爵表現得如此深情,依然有些辣眼睛。
李福壽收回了視線,圍著新型火炮仔細端詳后忽然問到;“格雷茲卡男爵先生,我看它足夠敦實,這個漂亮的大寶貝有多重?”
“呃……它現在的重量是12,700磅,確實重了一些。”格雷茲卡猶豫了下回答。
添加了沉重的駐退機結構之后,新型火炮相比較原型重量幾乎增加了2/5,看起來格外敦實。
“哦,這么重?”
李福壽迅速在腦海中換算了一下,差不多超過5.2噸的重量,兩匹馬可拉不動,必須要掛載重型的四馬大車后面才行。
而重型的四馬大車因為分量沉重,只能在堅硬的道路上行駛,很難進入野地中,這極大地影響了該型火炮的機動力。
新型火炮重量太大,作為艦炮,要塞炮或者線列炮無傷大雅,但是作為野戰炮可就不行了。
這么重的火炮一旦陷在泥濘的草叢里,就是20個人都推不動,這是一個致命缺陷。
為啥推不動?
因為火炮就這么大,人多無法使力呀!
那么拖拽行不行?
答案是也不行,因為拖拽就不是5.2噸的問題了,火炮每多陷進泥地里一公分,阻力就更大,需要的拖拽力量隨之急驟增加,這對野戰炮兵來說就是一場災難。
“95毫米火炮太重了,有沒有辦法減輕一些重量?”李福壽思索著問道。
格雷茲卡男爵臉上呈現出為難之色,,回頭望了望身邊的德國專家小組成員們,見他們一個個都搖頭不語,猶豫了一下回答道;
“尊貴的伯爵大人,您的要求實現起來非常困難,以我們研究組的現有技術能力近乎不可能。
因為組成新型火炮重量的四大部件中,是炮管,駐退機,炮架和炮輪。
首先,新型火炮采用的是法制Mle187595mm野戰加農炮管,紅河谷自身沒有制造能力,我們也無法得知該型炮管物理設計極限,還有很多秘密的制造性能指標,專家組沒有能力對其進行修改設計。
其次,駐退機是經過我們精心設計,嚴密論證的產物,任何消減重量的舉動,必將影響其剛性結構和性能,難以應對頻繁的惡劣工況,必將導致火炮壽命和性能大打折扣。
第三項是炮架,我們可以對其進行優化設計,但是減重的效果恐怕不明顯。
第四項是硬性鋼質炮輪,如今實心橡膠輪得到廣泛應用,這是可以重點改進的方向,可以節約不少重量。
綜上所述;減重設計可以削減少部分重量,但是效果不明顯。
請原諒我的直言不諱,科學是嚴謹的一項工作,不能夠因為需要減重而減重,這是違背科學規律的。”
“嗯,還是盡量進行優化設計吧,能減少一些重量就減少一些。”李福壽也感到頭疼,圍著火炮轉了一圈又一圈,心中恍惚想到什么,急切之間又想不起來了,這讓他相當郁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