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1882年4月一日前,整個澳洲人口不足430萬,其中9成以上人口集中在開發程度較高的澳洲東南部。
如果以大華夏的領土比喻,差不多就是福建和兩廣地區這個位置,紅河谷勢力為主的移民集團占據福建等地,影響力已經波及到粵北地區(康士比高原上的北侖鎮)。
南方白人頑固派勢力則掌控兩廣地區(需要減去被紅河谷勢力侵蝕的粵北地區)。
紅河谷勢力有代表性的就是布里斯班河紅河谷這兩座雙子城,還有諸如青龍市,白虎市,朱雀市,玄武市,松江鎮,松樹鎮,北侖鎮等一系列星光燦爛的新興城鎮。
這片開發程度較高的地域人口超過200萬之眾,其中華人占據八成半,還有約30余萬的白人群體。
在廣闊的昆士蘭北部,擁有21萬人口,以牧場經濟為主的白人和華裔移民各占一半,是未來大有前景的發展之地。
但這也僅僅是未來而不是現在,在面積高達17余萬平方公里的昆士蘭州,昆士蘭伯爵領地只占4%強一點,但是卻占據全州國民生產總收入的新南威爾士州領地不包含在內)。
而位于更南方的兩廣地區(新南威爾士州和維多利亞州)開發時間更悠久,廣闊沃野上遍布牧場,村鎮,更擁有以墨爾本,悉尼為首的大城市,是長達百年歷史的白人殖民地精華所在。
這兩個州的人口高達近190余萬,其中華人移民約占三成,剩下的都是傳統白人移民團體,這里包括來自英格蘭,愛爾蘭,意大利,法國,德國,荷蘭,西班牙和美國等白人后裔,其中土生白人占據了大多數。
而澳洲其他大部分地區開發程度普遍較低,昆士蘭北部如果說是百里無人煙,南澳洲同樣也是百里無人煙,而西澳洲可謂是千里無人煙,整個澳洲中部沙漠戈壁就完全是生命禁區。
因此,真正掌控澳洲就是掌控四座核心城市,以人口和經濟重要性而論就是紅河谷市,布里斯班市,墨爾本市和悉尼市。
原本按照李福壽的想法徐徐圖之,用12~15年的時間潛移默化的改變澳洲人口結構,最后通過民主選舉也好,武力奪權也好,最終成為這片廣闊大陸真正的話事人,在距離故國萬里波濤之外,打造一個真正華人主導的南太平洋樂園。
他不著急,完全能夠等得起。
然而事態的變化并未如同預料中的那樣發展,進入第7個年頭之后,形勢便急轉直下。
南方白人頑固勢力借著北方戰事的機會蠢蠢欲動,不但一次又一次的試探紅河谷的底線,而且公然聚兵訓練,針對移民團體的暴力和惡**件不斷增多,呈現爆發性增長的態勢。
昆士蘭伯爵曾經多次上書唐寧街,強烈表示反對南方偏執的排擠政策,倫敦態度曖昧難明,玩起了一向擅長的太極推手把戲。
既然無法決定,那就擱置再說。
雖然當前形勢趨于緊張,但昆士蘭州的北方發展戰略依然要堅定不移的推行,一來有利于拓展北方經濟,二來有利于擴大移民影響和滲透力,有助于全面掌控昆士蘭州。
作為世界級的優良牧場,澳洲最適宜發展的就是畜牧業,李福壽不希望華人在這一重要領域缺席,他需要培育一個生活富裕,思想頑固保守的華裔牧場主群體。
在南向開發遇到重重阻礙的情況下,北部開發的重要性便凸顯出來,這是一個持續10年20年甚至更久的長遠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