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漢宮即然給出了一個王爵,那么索性再贈送一個公爵封號,將香格里拉島列入公爵封地,以解決香格里拉島獨特的地位問題。獲封“秦王”之后,大洋王國將加入英聯邦成為其中的一份子,白金漢宮不派遣總督,大洋王國依然要繳納稅收,每年固定為320萬英鎊,這可以理解為宗主稅或者是保護費。
雙方愉快的達成了一致,在現階段,大洋王國還沒有實力和底氣要求與英國平起平坐。
李福壽區區一介白身踏上澳洲,短短15年的時間里,塑造出一個以華人為主的王國,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已經足以令其滿意。
至于說王國位格矮化什么的是不存在的,這玩意兒得看自己爭不爭氣,爭氣的話發展成為世界矚目的強國,與大英帝國平起平坐,參與世界牌桌角逐,可以留下精彩而令人眩目的帝國傳奇。
不爭氣的話,就是給一個皇位都沒用,照樣會被打落凡塵淪為笑柄。
看看現在扶桑國不尷不尬的地位就知道,萬世不移的天皇,在歐洲人眼里那就是個笑柄,你見過窮到每天吃一個飯團子的天皇嗎?
在被美國人的炮船打開國門之后,扶桑國與歐美列強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地位,最令人嘖嘖稱奇的是,扶桑國竟然沒有宗主國。
原本是美國炮船率先打開江戶大門,按道理美國應該是扶桑國的宗主國,但美國在當今時代屬于異類,社會實行民主自由這一套,不搞什么宗主國。
而英國人法國人明顯看不上窮得可憐的扶桑國,嫌棄得緊,沒有半點兒想當爸爸的意思。
所以,扶桑國這個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角色,就成為任何一個歐美強國都可以來欺負的軟弱魚腩。
大洋王國得到白金漢宮正式冊封后,外交上首先要做的幾件事之一,就是與扶桑國重新簽訂通商條約,原來的內容條款不變,只不過簽訂條約的主體名稱改變了。
有人說英國女王與秦王不是一樣的嗎?
其實大謬不然。
在歐洲的封建傳統中有王室,公國,侯國,伯國,同樣都是封建國家,等級由高到低漸次降低。
例如,保加利亞就是公國,國王為保加利亞大公繼承。德意志帝國中的巴伐利亞與黑森兩個王國,也都是公國。
德意志聯邦諸國中的盧森堡原本就是伯國,后來隨著荷蘭分裂出去,與荷蘭共遵一個君主,因而升級為公國,再到1890年獨立后,便成為盧森堡大公國。
同樣是公爵,擁有國家的大公與一般的公爵有著天壤之別,地位和權勢也完全不一樣。
大公有權分封侯爵以下貴族,公爵則不行。
英國雖然是王國的名稱,但卻是帝國的位格,維多利亞女王陛下兼任印度女皇,擁有無可置疑的皇權,比一般的歐洲封建王國要高上一個等級,與俄,德,奧匈,奧斯曼,滿清是一個等級的選手,當然可以冊封王爵,這是不矛盾的。
1891年1月10日
李福壽正式發布王令,接受維多利亞女皇陛下冊封“秦王”及“香格里拉公爵”封號,宣布公開承認大英帝國宗主國地位,大洋王國將加入英聯邦成為其中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