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延川恍然大悟的笑了起來,極為贊賞的點點頭,在這種關乎民族氣運的大事件上,多一份準備就多一份把握,興許就能起到關鍵性作用。
翁婿兩人興致勃勃的談了會兒,話題轉到顧家國內布局上來。
大洋王國與顧氏一脈實際上是一內一外,互相扶持,互相照應,共同發展的共生關系,利益通過姻親緊密的聯系在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此次兩廣總督顧延川遭受瘴瘧之疾侵害,一條老命差點斷送了,這給兩家都提了個醒;
萬一事有不諧,顧氏一脈固然是大廈傾覆,“廣濟堂”也等于失去了靠山,斷了一條腿變成瘸子了。
雛鷹學校事關澳洲的根本,從這里培養出來千千萬萬熱血少年學子是國王李福壽最堅定的信徒,是補充澳洲高素質人才最主要的渠道,建設工業化社會不可或缺的基干力量,絕不容有失。
翁婿兩人利益是一致的,都需要另外扶起一個棟梁之臣,兩條腿走路總比一只腿蹦達穩得多。
“大兄延山就不用考慮了,他久居京官,身上迂腐氣十足,一腦袋的愚忠思想,恐怕只會壞了你的大事。”談到朝堂上的事情,顧延川恢復了從一品大員的雍容氣度,略一沉吟后說道;
“顧府下一代中,僅以致學和致文兩子尚可。
致學失之于優柔寡斷,魄力不大,但守成這點能耐還是有的,如今他是從四品淮安知府,正經的牧民官,考評優上,走走路子任幾年京官,外放就可以做到督撫大員。
至于這個路子嘛,還要著落在醇親王奕譞身上,他現在眼中只認銀子,只要給銀子什么都能辦。
最好的去處當然是督察院左右督御史,這個清貴官有彈劾地方之權,無形中是一道震懾,想要動廣濟堂的人得掂量一下能不能吃罪得起?
其次可以任通政使司通政使,多少也有些助益,至于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這些官職就沒有多大作用了,等于閑置了幾年。
致文此子是捐輸官出身,在往上的空間已經不大了,好在他是我兩廣總督治下的屬官,可以找個機會將他提拔到廣東宣慰使位置上,執掌新軍兵權。
顧致文與李平將軍聯手掌控兵權,新軍就是針插不進,水潑不進的后園兒,誰也別想惦記。
我這把老骨頭還能多撐幾年,估計朝廷一時半會兒不會動我,京中也沒有合適的位置安排,大洋王國風頭越勁,我這個兩廣總督的位置做的就越穩。”
李福壽對于朝廷中的事情并不熟悉,泰山老大人怎么說他就怎么做,當下點頭稱是說道;“愛錢就好辦,我此次帶來30萬英鎊匯通銀行本票,您著意著辦就是了。”
“哪用得著這許多,醇親王奕譞胃口縱然再大,5萬英鎊足矣!”
淮安知府是從四品牧民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可是正三品,這中間差著好幾品呢,而且一個地方的市長想要一下子做到相當于國家審計委員會副主任職務,不大出血怎么能行?
這也就是兩廣總督顧延川封疆大吏的重要身份敢惦記,心想著給兒子謀個重要職位,其他人再借一個膽兒都沒用。
“老泰山在上,這原本就是我的一份孝心,您酌情使用就好。”李福壽想了一下,又說道;“既然要活動,那么索性把李平也往上提提,廣西總兵有沒有可能?”
“嗯,李平有中法之戰的戰功在身,御賜“巴圖魯”,這些年經歷的資格也夠了,只是現任廣西總兵也才一年多時間,想要頂下來估計得醇親王奕譞松口,差不多也得2萬英鎊。”
“只要他愿意收咱們就給他,銀錢從來不缺。”
“如此就沒問題了。”顧延川一口應了下來。至于如何操作,他這個宦海老鳥自然是駕輕就熟,用不著別人費心。
李平原本是李福壽府里的大管家,當初留他在姑蘇府內照應,其為人做事有板有眼,在顧延川就任兩廣總督后,便一起帶到了廣東發展,成為新軍大頭目之一。
剛才拜見李福壽的一眾人等,其中就有李平夫婦,恭敬執屬下禮節。
這樣有眼色的人,當然要提拔一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