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則,別說求職,就連生活下去都困難。
中下層華人移民以文盲居多,那些英語法語俄語誰聽得懂啊,到菜市場當真買菜都買不到。
國內沒有正式入籍的公民拿的是“白本本”,這玩意兒叫“暫住證”,不是護照,僅僅具備證明身份的有限功能,以備王室警察隨時稽查。
那些無意入籍的外國人呢?
歐美國家有正式護照的當然沒問題,比如英法德美等強國公民大都有護照,但是意大利王國,奧匈帝國,瑞典,西班牙這些國家都沒有,愛爾蘭人也沒有,就更別提南美國家公民了。
大清國也沒有護照這個東東,扶桑國只有正式外交人員擁有護照,數以百萬計的南洋姐和扶桑浪人(并非都在澳洲)啥都沒有,窮的上下精光,那真是要啥啥沒有,要命有一條。
對于這些沒有護照的外國入境人員,大洋王國頒發的叫做“臨時紙”,僅用于證明其身份,國籍,購買船票,火車票都需要經過到有關部門登記申請,允許之后方能成行,并且限定停留時日。
這部分人想要申請異族護照就非常困難,幾乎不可能。
因為內政部官員會非常嚴肅的對待,要求出示相關國家允許出境證明,國內企業學校和民間組織邀請函,船票,入籍申請理由,不少于5名擔保人證明,無犯罪前科證明,學籍能力證明等等一大堆文件。
審查官會詳細盤問很多問題,比如你為什么會對入籍大洋王國感興趣啊,信奉什么宗教啊,信仰是否虔誠啊,喜不喜歡看歌劇啊,將來有什么打算呢,是否愿意誓死效忠國王呢,是否愿意與過去的一切決裂呢?
嘰嘰咕咕弄上大半一天,最后通過率低的讓人絕望,有種耍人玩的感覺。
一樣米養百樣人,明明是大清國的人加入唐族很容易,很多人非要賤格申請“異族~滿清”。
好吧,你既然不愿意歸化,那就別入籍了,等到辛辛苦苦再掙回船票錢,買一張船票回到我大清好了,沒人攔著。
“異族~滿清”這個欄目的護照雖然有,但是迄今為止發出去的不超過50張,。
在大洋王國,這種人沒有生存余地,一張“臨時紙”就卡死了所有可能性,這對于扶桑國民同樣適用,一口的扶桑話就堵死了入籍的可能性。
“異族~扶桑”這個欄目的護照也有,但是迄今為止發出去伸出手指頭都能數得清,說是十萬里挑一丁點兒都不過分。
在澳洲本土和海外州有很多南洋姐和扶桑人開設的妓療,具體多少人沒有統計過,但是簡單算算也有20多萬,這部分人口沒有正式身份,只能長期局限于一地,也無權購田置產,因此只能從事低賤的青樓妓療行業。
沒人知道為什么會如此,但這就是潛規則。
她們的收入統一交給有身份的扶桑外交人員,通過匯通銀行或者香格里拉銀行開設的正式賬戶,匯往海外,是扶桑政府的一大收入來源。
這些南洋姐的命運是最悲慘的,風華正茂的時候依門賣笑,等到人老珠黃或者疾病纏身的時候無人問津,也沒有錢,只能在病痛中孤獨死去,席子一卷丟到野外挖個坑埋了。
這絕非杜撰,而是南洋姐真實命運寫照,現實遠比文學想象中更加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