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步兵戰術主流依然是線列陣齊射,目的就是追求在段時間內傾瀉出足夠密集的彈藥,予敵重大殺傷,徹底摧毀敵人戰斗意志。
一般而言,線列陣步兵兩輪齊射就可以打垮敵人。
但是,經歷極其殘酷血腥的美國南北戰爭和澳洲南北戰爭,相關國家已經認識到了線列陣步兵造成的重大傷亡是不可接受的,并且嘗試著做出改變。
澳洲陸軍就是其中之一,率先嘗試散兵線戰術。
所謂散兵線戰術,就是步兵進攻時不需要排列成整齊的隊列,拉開相互之間的距離實施波浪進攻,能夠較大的減少正面槍彈傷亡。
如今越國新軍實施的就是散兵線戰術,此戰之后,軍事觀察團將針對散兵線戰術寫出詳盡的戰斗報告,用實戰數據完善步兵戰術,支撐新的步兵戰斗體系。
在法軍陣營中:
恩佐將軍臉色鐵青的看著從三個方向逼近的越國大軍,在清晨明亮的光線下,越國大軍陣列森嚴,槍刺如林,以絕對的優勢將本溪大營包圍在內。
粗略估算,對方總兵力約在3.5~4萬之間,是法國遠征軍北溪大營的5倍。
北溪大營原本有兩個營寨組成,中間相隔百余米,一個是法國外籍兵團營寨,也就是北溪大營的主營寨,駐兵6900余人,一個是北越仆從軍營寨,駐兵五千余人,還有法國外籍軍團兩個連約300余人。
在越國大軍殺上來之后,越仆從軍營寨就炸窩了,無數士兵丟掉手中的武器逃入蒼茫的叢林中,已經連影子都看不見了。
法國外籍軍團兩個連拼命阻截逃兵,內部火并甚至造成十余人傷亡,也只留下了一千四五百人,剩下的全部逃之夭夭。
這一切恩佐將軍只能咒罵一聲;“該死的支那人”。
敵人大軍壓境,實際上他什么都做不了,不可能在這時候執行戰場紀律。
這一千四五百人的北越仆從軍拿在手上反而是個燙手山芋,誰也不知道在戰斗中,他們什么時候會崩掉,從而沖垮掉法國外籍軍團的防御陣營。
所以,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法國陸軍高級指揮官,他準備將這些北越仆從軍推出去,試探一下敵軍火力,順便消耗一下對方的子彈。
真正的戰斗只能依靠法國遠征軍,他們必須在北溪大營堅持4個小時以上,才能得到河內方面的兵力增援。
因為從河內到北溪大營足有14公里,算上集結兵力的時間,4個小時已經是最快速度了。
面對越國重兵包圍,恩佐將軍已經開始后悔法軍兵力分散布置,將自身置于極其危險的境地,給敵人各個擊破的大好戰機。
但現在說什么都晚了,北溪大營的法軍最關鍵的要挺過接下來的4個小時艱苦戰斗,對此,恩佐將軍充滿信心。
在他看來,法國外籍兵團作為戰無不勝的世界強軍,戰斗力毋庸置疑。
“布馮上校先生,開始吧。”恩佐將軍神色淡定地下達了命令。
“遵命,將軍先生。”
布馮上校嘴角露出一絲獰笑,手一揮,位于法軍陣列中的一千四五百北越仆從軍被驅趕了出來,他們大部分手持刀槍等冷兵器,一小半持有火槍,滿臉恐懼地被逼著向前進攻。
在他們的身后,是如林的步槍和重機槍黑洞洞的槍口,后退只有死路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