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廣志,顧致敦,段祺瑞等將軍紛紛出言附合,就連廣東巡撫蔡守德也毫無異議,竟然順利的全員通過了。
由此可見
大洋王國在兩廣地區的影響力深入到軍政商每一個層面,地位舉足輕重,決不可等閑視之。
顧延川既然能夠做出掀桌子的事情,自然也不是多謀少斷之輩,方才發出由衷的感慨,更多的是欣賞女婿李福壽雷厲風行的果決。
今后顧志學縱然能夠接位兩廣總督,恐怕也要被自己的這位國王女婿壓的死死的,搞不好成為明面上的傀儡,畢竟蓋世梟雄不可能韭菜一樣大把的往外冒,能有一個傍身已經僥天之幸了。
憑著這一層翁婿關系,足可保顧氏一族百年昌盛。
顧延川半點兒也沒有與女婿國王爭鋒的心思,他知道自己的兒子和侄兒都不是這塊料,就像藤蔓依附著參天大樹,這才是最好的共生共榮關系。
既然手下毫無異議的全員通過,兩廣總督顧延川拍板定案;“即如此,那么老夫聊發少年狂,陪著瘋一把吧,哈哈哈哈……”
說完便大笑起來,眾人隨之也大笑起來,信心滿滿。
在參與調停南方動亂的各國中,大洋王國外交公使赫然在其列,其身份即是明面上的裁判又是暗地里的棋手,注定了這一次國際調停雷聲大雨點小。
達不到預定的期望值,李福壽怎能干休?
細數一下
不愿意看到大洋王國崛起的列強國家可真不少,花旗國,扶桑國自不待言,都是大洋王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競爭的直接對手。
法國人多次吃了虧,除了在中南半島的新仇,還有馬達加斯加王國的舊恨,更遠就可以追溯到十一年前的清法之戰,肯定是印象深刻。
德國人純粹就是威廉二世不喜歡大洋王國這個強硬的君主李福壽,兩人剛剛隔空發生過口角,這時不踩一腳更待何時?
至于英國人參與進來就值得玩味了,想必倫敦不愿意看見除了花旗國之后,另外一個逆子混得風生水起吧!
這種情感很復雜,倫敦對大洋王國有種越來越把控不住的感覺,所以不介意來一記背刺。
無它,唯手熟耳!
所謂不招人妒是庸才,在國與國關系中也是這樣,從大洋王國的立場來說,移民事務關系到大洋王國的國本,根本無法后退。
所以,李福壽準備了充足后手,果斷的發起了凌厲反擊。
他要利用此次事件狠狠敲打清廷,再撬開一個大口子,其他省份不敢說,最起碼要允許兩廣及云南地區允許移民。
被約束在堤壩內的洪水沖開一個大口子,那么這個堤壩還有用嗎?
這樣一來
朝廷明旨嚴禁移民的政策就名存實亡了,內地各省的移民可以先到廣東,然后大搖大擺的遠赴海外。
若能實現想想都感到高興,大快人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