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點上
希望王儲殿下能夠轉達我方的嚴正訴求,既然倫敦恪守中立,那么就絕不要做出傷害兩國感情的事情,影響到英聯邦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
為了維護帝國尊嚴,維護世界公正自由貿易環境,維護僑民利益,大洋帝國不惜一戰。”
李福壽這番話里夾槍帶棒,他必須要給英國人打一個預防針。
別在里面搞名堂,否則大家一拍兩散。
惹翻了,大洋帝國隨時都可以帶著新西蘭脫離英聯邦,到時候,包含南非、加拿大的英聯邦也就名存實亡了。
這個臉打的可不是一般響,搞不好倫敦內閣都要因此垮臺。
無論是戰略層面,軍事層面還是經濟層面,英國絕對無法承受失去大洋帝國這個小弟的損失,因為這個昔日的小弟已經發展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僅次于英國。
得益于優越而沒有外患的地理位置,大洋帝國可以集中絕大部分的財政資金發展經濟,而不是消耗在規模巨大的軍隊上,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迎潮而上,成為表現耀眼的經濟優等生。
僅這一點,就是歐洲國家拍馬趕不上的優勢。
實際上,喬治王儲此行,原本還有另外一個重要戰略目的,那就是拉攏大洋帝國簽署正式盟約,從而加入到英法俄協約盟國之中,成為其中正式的一員。
拉攏盟友對付敵人,誰會嫌多呢
英聯邦畢竟是一個松散的國家聯盟,主旨是奉英國君主為首組成的一個國家聯誼會,唱唱歌,跳跳舞,辦辦運動會,相互間給予貿易便利待遇,誰對誰都沒有半分的約束力,不是軍事同盟性質。
大洋帝國的獨立性比加拿大,南非和新西蘭都強,屬于完全獨立自主的強國,沒有切實的利益拉攏,很難說服其加入軍事同盟。
原本喬治王儲是帶著一些條件來的,但是在漫長的航程中情況發生了急劇變化,大洋帝國對阿根廷宣戰了,美國也加入了進來,這時候可就讓英國佬進退兩難了。
這時候談什么軍事同盟,英國豈不是要為大洋帝國打仗
這種虧本的事兒可不能干,所以,倫敦發來了緊急電文,這個所謂的軍事同盟計劃也就胎死腹中了,喬治王儲此行就是一次正式訪問,走走看看,說一些不著邊的漂亮話就完事兒。
喬治王儲比李福壽小5歲,今年也43歲了,正是年富力強的年紀,當然能夠聽出對方話中隱含的警告之意。李福壽在這種正式會面場合所說的話,代表了大洋帝國的正式立場,絕不能小覷。
但是他也有他的難處,莫說他如今只是一個王儲,即便是愛德華七世國王也無法左右內閣的正式決定,英王室確實可以發表意見,但聽不聽那就在內閣方面了。
即便內閣出臺政策,只要有豐厚的利潤,也無法阻止追逐利潤的英國商人飛蛾撲火。
用腳后跟想想都知道;
素來被稱之為經濟動物的英國人,絕對會在這場關系到兩大世界經濟強國戰爭中上下其手,不放過任何賺錢的機會。
肯定不會賣戰列艦,那也太刺眼了,但誰也說不準英國維克斯公司會不會賣最新式的大炮,即便不會出售343毫米口徑主炮英制135英寸,皇家海軍專用,14英寸356毫米口徑主炮只有大洋帝國一家,別無分號,也可能高價出售圖紙和相關技術。
還有武器彈藥,陸軍火炮,裝備等等都是好買賣,蘊藏著如山錢景。
諸如此類的小動作,誰敢打包票就沒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