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王太監卻瞬間了然,他們這些沒根的東西,這輩子也沒辦法享受到男女極樂之事,本身就是極為痛苦的。
他自己就是這樣的,又怎么忍心再責怪禹歌。
“禹歌,干爹也不是怪你,這個主要是咱們御前伺候的人,一定得千個萬個小心,你知道嗎?若是有哪里不對勁?有可能腦袋就沒了。干爹,我是真的覺得你這孩子很有前途,才會把你當成親生兒子疼愛的。”
他和禹歌的認識,還真是一個巧合。
有一次他在宮中,他去某個宮中傳達諭旨的時候,結果腳不小心崴了。
那個地方又很偏僻,原本是他疼的要命,覺得自己怕是會去掉半條命。
然后,就是這時候,他遇到了禹歌。
結果這小子居然有一首正骨的絕活,然后居然還不認識他!
后來一問就知道為什么不認識這個。
這個人只是安平公主宮里的一個小太監,還并不是拔尖兒的,所以不認識他,也是正常的。
然而這個小太監不認識他。卻還是幫助了他。
雖說在這宮中多年,王王太監覺得這善心在這宮中是最沒用的,但是這世間不管什么東西都是趨光的。
哪怕是王太監。
那個時候他又見禹歌生得好,做事也伶俐,便真的生出了愛惜之心。
他這一輩子還沒有像其他的太監一樣收過干兒子,于是最后干脆就收了禹歌當干兒子。
并且在這段時間,想辦法把他提到了御前。
而提拔了之后。這禹歌也像他想象中一樣的踏實,甚至已經在皇上面前露了幾次臉,皇上也對他的感觀很好。
甚至在知道是他的干兒子后,甚至還諷刺過他。
也因此,王太監覺得面兒上很足。
畢竟他雖然是首席太監,但這乾清宮,還是有幾個太監能夠和他相比的。
那幾個太監早早地收了干兒子,可是有什么用?還沒有他這個后面收的干兒子貼心呢!
自從收了這個干兒子之后,每天晚上禹歌還會給它泡腳,里面還加了對身體好的藥,這買藥的錢,還是他之前得的。
后面雖然把這些錢給補了回去,但是一片孝心,還是很讓王太監感動了。
他這輩子早早的入了宮,沒有兒子,但是卻還是會有普通人都想盼望兒子的那種心情。
于是,他就對禹歌更加的好了。
這若是是旁的人敢在御前伺候的時候這么發呆的話。他早就把人攆出去了。
——雖然這也是為了保住那些人的命。
而對于禹歌,他卻不忍心。
要知道,在這宮里,在外面,太監都實在是太難了。必須要呆在皇上身邊,才能夠提高自己的地位。
他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那些外面的人見到他的時候。哪一個不是卑躬屈膝的。就連那些地位不高的娘娘。也都是如此。
他也不想讓自己看好的就干兒子,未來落得個被人輕賤的下場。
他以后年紀大了,還可以出宮養老,他也希望他的干兒子能夠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