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狀元是這里補課的嗎?”
“這怎么可能?”
“太夸張了吧。”
“應該是虛假宣傳吧。”
“是真的,我家親戚小孩就考上了海州一中,聽說還有一個中考狀元呢。”
“中考狀元?”
“好像是叫周什么的,是中考狀元,就是這里補的。”
“對咯對咯,我家親戚小孩也在這里補習,就是考的沒那么好,只能上鹿城一中。”
“......”
清晨,送完孩子上學路過培訓部的家長們,看到那亮眼的橫幅,忍不住質疑起來,卻被一些初三學生的親戚解答了疑惑。
根本不用安排什么托,做為中華民族好事傳千里的偉大傳統,但凡和那些優秀考生有點關系的親戚,都自發地為‘狀元教育’站臺。
一時之間,狀元教育的名頭在鹿城中學的家長圈里小范圍地傳了開來,宛如一絲漣漪,向四周緩緩擴散。
6月22號,周四,晴轉多云,是個晨練的好天氣。
晨跑之中的周安安接到一個家長的電話,快速跑回了培訓班。
“嗯,可以參加我們的協議班。”
看了一下李舟楊的測試成績,和小男孩聊過十幾分鐘的周安安點頭錄取這第二位協議班的學生。
徐璐爸爸真是好人吶,自己給女兒報了協議班,還不忘推薦其他人過來。
不枉他暗地里給徐璐加了不少私課,辛苦總算沒有白費。
“好的,周老師,那錢我現在就去銀行轉給你。”
得到對方肯定的回復,李舟楊爸爸笑著說道。
“周老師,要不我們先簽合同,錢的話肯定少不了你的。”
一旁陪著來的徐璐爸爸幫腔了一句,話里還有點擔心小孩無法進入協議班,想早點定下來。
“對對對,我們可以先簽協議,錢的話我馬上讓我老婆去銀行轉賬。”
經徐璐爸爸提醒,李舟楊爸爸連忙改口應和。
他可是知道自家的孩子平時成績比徐璐還好一點,如今徐璐都能考進海州一中,自己孩子也有這樣的渠道,怎么能錯過。
只要兒子能考上海州一中,花再多的錢也值得。
何況,徐璐當初比他兒子的成績還差一點,最后不是上了海州一中。
想到老朋友的洋洋自得,李舟楊爸爸那是沒有絲毫地猶豫。
“既然這樣,那我們先簽合同。”
像這種趕著來送錢的家長,周安安最喜歡了。
暗自給徐璐爸爸點贊的時候,周安安手上的動作絲毫不慢。
等簽完合同的十分鐘后,周安安就看到了手機短信提示,三十萬到賬。
“舟楊爸爸,那以后舟楊的周末時間,可就由我們這邊來安排了。”
有徐璐這個前車之鑒,周安安說話都硬氣了不少。
培訓行業就是這樣,誰有能力誰硬氣。
“沒問題,沒問題。”
早就有好友提醒過的李舟楊爸爸絲毫不以為詡,很爽快地點頭答應下來。
愉快地送走徐璐爸爸一行人,周安安還沒想好和美眉去哪里吃午飯,手機鈴聲就響了起來。
“周安安?”
“歷大哥,怎么有空打我電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