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的條件,四年就能回本,剩余的全都是純利潤。
即使有新啟這個好友的因素在,也感覺像天上掉餡餅一樣,讓一向穩重的周友良覺得不踏實。
“想去看看就去,如果覺得不靠譜,大不了不投就是。”
對于這個20來萬的投資,聽了老公提起不止三次的王景玉倒也爽快。
像投資托運站這種產業,再怎么樣也不會虧,她這個網店的老從業者可是很清楚的。
更何況,她也清楚丈夫的心結,知道對方是閑不下來的性子,也知道沒有自己經營的產業心里不得勁。
讓丈夫有點事情做,也省得他胡思亂想。
“嗯。”
得到老婆的再三肯定,周友良心里也算是下定了決心,決定過兩天和新啟一起去對方的托運站實地考察一下。
先前沒下定決心,他也不好意思過去看,這次去看了,就要全方位了解下那個托運站的情況,正面側面都要打聽打聽,決定投不投資。
至于為什么過兩天,聽兒子先前的意思,明天就是周瀟客召開村集體大會的日子,他們家可是要投50萬入股的大戶,怎么能缺席。
兒子說了不出面,要趕回鹿城主持培訓部大局,老婆向來不參與村里的事情,那家里出面買股份的自然就是他這個當家的。
想想到時候其他村民驚訝的模樣,周友良美滋滋地進入了夢鄉。
“喂喂喂,各位村民請注意,各位村民請注意......”
周六的一大早,周水村四個角落的大喇叭就響起了大家伙都熟悉的村長喊聲。
雖然不知道是什么事情,但是聽周大村長說的那么急,大家都放下了手中的活,前往村里的大明堂(平地操場)。
此時原本很空曠的大明堂上,不知何時已經搭起了一個紅色的舞臺,上面還擺放了兩張桌子,讓趕到的村民好奇不已。
還有人以為是村里要舉辦什么活動做什么戲,從家里帶著板凳坐在了舞臺的前方。
不管什么戲,坐在前邊總沒損失。
三次廣播之后的十五分鐘,周瀟客和老支書一起坐到了臺上。
看著臺下密密麻麻站著的村民們,知道今日是周水村歷史轉折點的周瀟客心里升起萬丈豪情,對著話筒說道:“大家好......”
原本議論紛紛、嘈雜一片的大明堂,在周大村長開口講話之后,都快速安靜下來。
十分鐘后,原本安靜的大明堂猛然間傳出轟響,所有人都為這個突然而來的‘合作社改制’感覺到無比的震驚。
還有那個300萬的先期投資,誰知道能不能掙錢?
民宿?那個什么東東,聽都沒聽說過。
免費造新房子,還給老祠堂周邊原住戶每年的分紅,有這樣的好事?
漂流?那是什么玩意兒?能掙錢嗎?
就這個毫無什么根據的項目,就要投300萬,能賺得回來嗎?
誰傻啦吧唧地跟投,錢又不是大風刮來的。
“安靜,瞎吵吵什么,聽村長講完。”
等村民們議論了十多分鐘后,坐在臺上的老支書喊了一聲,讓全場再次安靜下來,只是下面依舊有一些竊竊私語聲。
“這樣,我先帶個頭。如果村集體同意的話,我個人先認購50萬的股份。我知道大家一時之間無法決定,可以回去好好考慮一天,我們明天同樣的時間在這里接受認購。”
見大家議論得差不多了,周瀟客按照先前的計劃,說出了自己的出資額,也給全村村民一天的考慮時間。
50萬這個數字,是經過周安安提點的。
作為村長兼村首富,周瀟客不宜出資太多,尤其是后面合作社賺了錢之后,分紅太多也容易招來非議。
當然,若是后續幾千萬的投入,他追加個百來萬那是沒有問題的。
“50萬,這么多,看來瀟客對這個項目很看好啊。”
“啊量,你要不要投一點?”
“村長都投了,看來是真要有大動作了。”
“就周瀟客這賺錢的腦子,跟著投肯定不會錯。”
“你們誰想投啊?”
......
議論聲再次響起,不過這次的喧鬧卻是被一個聲音打破,變得無比的安靜。
“我們家也認購50萬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