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歷93年,自第一代星際之門在山海關測試通過后,已經過去了一年的時間多的時間。
所謂星際之門也就是空間之門。
當年,在山海關空間之門測試成功之后,立刻就上報到了聯邦總統府。
林震在了解了第一代空間之門后,立刻就制定了一個新的快速通行網絡系統,但是在給這項計劃起名時,林震遇到了點麻煩。
空間之門?簡稱空門?然后這種新的星際通信網絡系統就叫做空門系統?
怎么念怎么奇怪好吧,哪怕不簡稱,直接叫空間之門網絡系統,也很奇怪不是嗎?
但是林震沒考慮多少時間,直接大手一揮,改名!
是的,空間之門從這一刻起被聯邦正式命名為了星際之門,簡稱星門,并且這套新的,將要遍布整個聯邦疆域內的快速通行系統,被稱之為了星門系統。
為此,據說白子軒專門通過通訊罵了林震幾個小時!
不管名字之爭的過程,總之,最后這種新設備依舊被正式冠名為“星際之門”。
至于所謂的星際之門系統,就是由林震所提出,在聯邦所有星球上的各大城市都安裝一個星際之門以及副門。
而這些副本將會被進行編號,星系號-星域號-恒星系統號-星球號。
比如,你想要地球上去山海關,維爾拉斯星上的九洲城,只需要在地球上的一個主門控制系統內,輸入001(銀河系)00129(山海關星域)001(維爾拉斯星)003(九洲城)即可,隨后,星際之門的主門便會啟動,并立刻根據你輸入的目的地號碼鎖定相應的副本。
這就有些像舊時代的電話系統一般!
很快,這份計劃就得到了整個聯邦高層的一致支持,并迅速實施了起來。
如今,一年多的時間過去,星際之門,聯邦疆域內的部署已經徹底完畢,至于聯邦之外暫時不做考慮。
以前,沒有星門網絡的時候,一個人想要從地球前往山海關,大約需要花費三個月的時間。
而現在,僅僅只需要7分鐘!
所需要付出的僅僅只是相應的能量費用而已,甚至有不少公司直接向聯邦購買了星門的主門以及副門,并將其分別設置在不同星球的分部之內,專門用于運輸,省時又省力,至于消耗的能量,雖說確實有點多,但怎么也比你派出一堆運輸艦以及人員跨越上千甚至數千光年來的劃算。
就這樣,人類的生活再一次被刷新了,星球之間的距離再也不是阻礙了,別說是星球,哪怕是星域之間的距離,都已經不是阻礙。
正如聯邦為星門網絡所拍攝的廣告,里面的臺詞是怎么說來著的?
無論距離多遠,我只需七分鐘!
而星門的出現,還帶動一個行業爆發式發展!
那就是星際旅游業,原本星際旅游雖說發展得也不錯,但畢竟受到距離與速度的限制,也僅僅是人口密集的星域發展得不錯。
至于偏遠的星域...誰愿意花了幾年的時間在路上,然后玩個幾天,再花個幾年的時間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