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噴發的能量強度卻在不斷下降,直至最后達到一個宇宙所能承受的平衡狀態。
如果按照林凡的話來說,那就是這個白洞最終會成為一個類似暗能源泉的存在,并維持至少數千萬年。
只是,除了剛形成的時候,那種狂暴的能量噴發外,后續的所持續噴射的能量,就會很弱了,大概也就相當于兩三個暗能源泉。
其所謂的只吐出而不吸入的特性,只不過是不斷將黑腔空間內的能量,向宇宙內噴出而已。
所以,這種人造的超微型白洞,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可以取代暗能源泉作用的,只不過如今的聯邦已經不需要暗能源泉罷了。
哈里特羅等十人以及三十萬巔峰暗能使的全滅,無疑給了弗拉基米爾一記沉重到無法接受的打擊。
開戰到現在,自己五十支艦隊已經損失了一成,而頂層戰力更是全滅。
接下去,想要以純粹艦隊的力量,同時對抗艦隊、生物文明集團以及黑腔生命大軍的三方圍剿,那基本就是癡人說夢,根本不現實的事情了。
投降
自己好歹是三合文明五大軍團長之一,這種事根本不可能去做,與其這樣還不如馬革裹尸戰死與此處,至少未來還能在三合文明的歷史上,留下濃厚的一筆。
只不過,弗拉基米爾沒有意識到,這也得三合文明能存續下去才行
一小時后。
戰斗
依舊在繼續。
只不過,此刻要說是戰斗,倒不如說是單方面的殺戮。
即便弗拉基米爾不斷指揮著所有艦隊,并完全抵抗著。
即便第二軍團所有將士,此刻都已經豁出去性命,拼死戰斗著。
但是
面對覺醒的實力差,整個大軍的陣列終究還是無可避免的
被逐漸打崩了。
在高級文明的戰爭中,艦隊陣列一旦被打崩,就意味著戰斗力的直線下降,甚至可能連平時的一成都無法使出。
畢竟,艦隊如果無法統合在一起,而是各自為戰的話,那是一點作用都沒有。
舉個簡單的例子,通常來說,艦隊作戰都是以至少百艘戰艦集火一艘,這樣的形式來攻擊的,為的就是能一次性擊破對方戰艦的黑腔裝甲,以達到徹底摧毀敵艦的目的。
但艦隊被打得七零八落之后,就很難形成有效的殺傷了。
集火數量不足,即便是將對方戰艦的黑腔裝甲打至崩潰邊緣,但你也沒機會補槍了。
因為在你再次充能并攻擊之前,人家就移動到其他戰艦后面去舔傷口,等黑腔裝甲重新補充粒子之后才會出來。
這也就是為了什么一次性摧毀是如此重要的原因了。
而一旦你無法完成有效的一次性摧毀,那等待著你的,就只能是單方面屠戮了。
就像此刻的第二軍團一般。
十個小時之后
隨著最后一艘三合文明的戰艦被摧毀,整個特里斯戰役也是徹底拉下了帷幕。
這是聯邦第一次正面拉開架勢,與另一個神級文明作戰,雖然只是一個年輕且實力不強的神級文明。
同時,也是聯邦成為神級文明之中,傷亡最多的一次戰爭。
根據統計,正常戰斗下來,聯邦主力戰艦損失了7000萬艘,文明守護者隕落了一名,而巔峰暗能使則是戰死了5281人。
這是主戰場的損失,至于說其余的40個由次等艦隊負責的局部戰場,損失就有些大了。
畢竟頂層戰力脫離并前往主戰場參與圍獵之后,即便每一個局部戰場還維持著兩支艦隊打一支的絕對優勢局面,但畢竟次等戰艦與主力戰艦還是有區別的
40個局部戰場在全部統計之后,損失的戰艦數量高達了16萬億艘,平均每個戰場損失4000萬艘。
當然了,局部戰場的損失林凡并不在意,畢竟這些都是超級文明的人,而戰艦這種東西,從來都不是聯邦在乎的東西。
但主戰場的7000萬戰艦損失,還是讓林凡心頭滴血。
要知道,聯邦可以不在乎戰艦的損失,但人可真是損失不起,這個數量差不多接近兩年的艦隊人員補充量了。
畢竟如今聯邦星際艦隊每年的入伍數量,也就在500億人的規模而已。
“人口是我們短板,聯邦不想其他那些老牌神級文明,有著龐大的人口基數可以去拼”
“如果每一戰都是這樣的損失,聯邦根本就打不起”
看著手中的報告,微微嘆了口氣,林凡不禁自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