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兔崽子一天一天長大,父母一天一天老去,濤龍開始經歷上一輩人所經歷過的事情。
妻子承襲婆婆的優良傳統罵兒子是豬,兒子不敢頂嘴,但濤龍知道他此時內心一定在默默嘟囔著:“我是豬,把我生下來的你們呢?”
濤龍嘆口氣,他早就說嘛,生個兒子干什么呢,女兒多好。
40歲,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溫杯里泡枸杞,孩子學業不讓你剩下,問他將來想干什么,他說想和爸爸一樣。濤龍一怔,摸摸兒子的頭,
“別干你爸這一行,干個自己喜歡的。”
45歲,兒子高考結束填報志愿,濤龍和他照著資料研究了一夜,選好了適合分數線的學校專業,兒子松了一口氣,像是完成了任務,填報的時候沒有僵硬地像個木頭人。濤龍突然搶過電腦扔掉昨晚整理出的名單,他看著兒子,問道:
“你喜歡什么,就選什么,別管他分數還是學校。”
兒子愣住了,良久,他像是犯了什么錯似的低著頭撿起資料,
“爸爸,我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媽媽說選個好找工作的專業,就聽她的吧。”
濤龍噎住,他還想說些什么,卻感到一陣陣無力,松開鼠標,坐到一旁,麻木地看著兒子提交志愿,他嘆了口氣。
50歲,兒子考上研究生,濤龍開始有意識地結交“朋友”,為他將來的工作做準備,同一年,父母身體的各項機能開始明顯下滑,他們到看得很開,生老病死,在醫院里見多了。
53歲,兒子畢業回來,破天荒地不愿意去濤龍安排的地方工作,濤龍想和他聊聊,晚上一斤白酒,幾碟小菜。
濤龍告訴他要腳踏實地,要好好生活。
兒子說這不是自己想做的事情。
兩人從交流變作爭吵,
濤龍怒了,還多年了,他憤怒了,大喊道:
“當年叫你選自己喜歡的專業,你為什么不選?!現在后悔有什么用!”
兒子哭了,哭得濤龍心疼。他其實知道答案,自己當年填報志愿的時候,不也一樣嗎?
活著總比熱愛重要,兒子乖乖去上班了。
濤龍開始喜歡自己一個人喝酒,喝著喝著眼淚就掉了下來。
是酒太辣了嗎?一定是的。
60歲,兒子結婚了,濤龍本想問兒子真的喜歡對方嗎,猶豫良久,沒有問出口。
61歲,禍福相依,父親從重癥監護室推出來的時候,濤龍無助地像個孩子,可在一家子人里面,他是頂梁柱,他不能倒下,他還要在知情書同意書上簽字。
62歲,父親再次入院,不用別人說,濤龍自己明白,這一次父親怕是醒不過來了。
果不其然,手術后,各種各樣的管子插在了昏迷中父親的身上,濤龍看得無比揪心,他看過太多次插管,還是揪心。
三個月后,父親還是沒有醒來,病床上一動不動靠著冰冷的儀器生活,沒有意識,沒有尊嚴,卻很痛苦。
濤龍能感到父親的痛苦,父親這么痛苦是為了什么呢?這樣活著是為了什么呢?
他憤怒了,憤怒到不可遏止,怒氣沖沖地來到醫生辦公室,嚇了醫生一跳,
“醫生,拔管!”
“你想清楚....”
“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