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幾天時間,周鳳怡就在學校里面住了下來。
經過幾天時間的觀察,周鳳怡發現,不僅僅是楊信講課講的非常好。
這里的學習氛圍,也是非常的好。
這所民辦學校一共有兩個班,一個班是五六歲孩子組成的幼年班,班級老師是楊信花錢請的一位本科畢業大學生老師。
另一個班級就是楊信自己帶的班,只有十個學生,年紀大小不一。
他把幼年班甩給其他老師后,自己專門負責這一個班級。
周鳳怡在學校觀察的這幾天,主要就是觀察楊信帶的這個只有十個人的班。
通過幾天的觀察,她發現雖然這些孩子學習速度很快,但是他們的基礎卻打的非常牢固。
比如這幾天,一個叫羅宇軒的孩子想要從初二升初三,但是考試只考了686分,楊信就沒有給他通過,而是讓他繼續復習,什么時候考到了七百分以上才算通過。
686分都不能通過,這讓周鳳怡真的是漲了見識,
幾天的觀察后,她最終終于下定決心,要把兒子牛喬送過來這邊讀書。
她希望她兒子牛喬也能夠像這里的孩子那樣,身體健康,有禮貌,有生活自理能力,還能學習那么好。
幾天后,周鳳怡回去了。
回到家里后,把她這幾天觀察到的情況給她的縣長老公說了一遍。
“中國這么大,人口這么多,有能人異士也不奇怪,你真覺得那邊好的話,就把兒子送過去讀書吧。”周鳳怡老公朝她說道。
“那我明天就去給兒子辦轉學手續。”周鳳怡點頭。
第二天,周鳳怡就去了一趟兒子讀書的學校,給兒子辦了轉學手續。
“媽,那邊真有你說的那么好嗎?我不想去。”作為被轉學的人,牛喬小朋友很是不情愿。
他從小在這里長大,已經熟悉了這里的環境,現在讓他去貴省那么遠那么偏僻的地方,他自然很是抗拒。
“聽說過孟母三遷嗎?你媽我現在就是孟母,你乖乖給我聽話知道嗎?”周鳳怡教訓兒子。
雖然牛喬同學很是不情愿,但周鳳怡還是帶著他來到了老寨村小學,并且把他交給了楊信。
“楊老師,我家孩子就交給你了,他還很小,希望您能夠多照顧他。”周鳳怡朝楊信說道。
“這是肯定的。”楊信點頭答應。
兒子來這么遠的地方讀書,作為媽媽,周鳳怡自然舍不得,她想要看看兒子能不能融入這里,所以她就在學校留了幾天。
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原本一開始非常不情愿來這里讀書的兒子,只是第二天就發生了變化。
“媽,楊老師教書實在是太好了,我以前覺得很難掌握的知識,只要楊老師教一次我就能記住了。”
牛喬很是興奮的和母親分享他的發現。
他還不知道,他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感覺,完全是因為楊信把記憶光環學習光環和智力光環都加持到了他身上。
不過讓牛喬有些抱怨的是,每天早上的鍛煉,讓他感覺很累很累。
見牛喬連最簡單的訓練內容都無法完成,楊信也意識到,牛喬的身體素質好像有些差。
他盡然連一千米慢跑都無法完成。
面對這樣的情況,楊信只能忍痛花了二十個積分兌換了一個調節光環。
調節光環,能夠調節學生的身體轉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