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站長很生氣,跑到縣里找肖主任,沒想到肖主任犯錯誤了,正在寫檢查,也幫不上他:“老秦,你能保住自己的位置,已經是萬幸了,不知多少人盯著呢,我要不是還有復職的可能,你早就被頂了。”
秦站長也知道肖主任說得是實情,嘆口氣,走了。
秦站長回到農機站時,小慧已經走了,他追到張營村,張營村的書記是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叫張大虎,他怕秦站長把他們村的農機放到后面修,耽誤農時,還是很客氣的,但他依然堅持原則,表示:“上級領導說,于小慧下鄉知青,卻一天農活都沒干過,這怎么能鍛煉出來呢?要趁年輕好好勞動改造,必須和貧下中農同吃同住同勞動。”
小慧也安慰秦站長:“你放心,我就是路邊的拉拉草,碾不爛也踩不死,走哪都能活得好好的。”
“就你這小身板,能拉得動板車、扛得動麻袋?”秦站長恨鐵不成鋼。
“秦站長你放心,于小慧主動去村里的養豬場工作,那里的活兒不重。”張大虎道。
怎么可能不重?一大桶豬食,她提得動嗎?還有,煮豬食的那大鍋,直徑最少一米五,那么大的柴禾灶,她會燒嗎?尤其是下雨天,柴禾不干,光冒煙不著火,能把人嗆死……
小慧笑瞇瞇地:“放心啦,秦站長,我會都弄好的,給張營大隊養出一大群的肥豬,等年底了,殺幾頭,每個社員都分兩斤肉。”
張大虎高興地哈哈笑,小慧趁機道:“張支書,你能安排人幫著打掃豬舍嗎?我是說,豬糞出圈。”
當地人把豬圈弄一大坑,里面墊上土,過一段時間,把吸收了豬糞的土弄出去,叫出圈,這是非常累、也非常臟的活兒,沒人愿意做。
用鐵锨鏟滿豬糞,從低處投到高處,別說小慧,就是整個張營村,都沒幾個婦女干得動。
張大虎點頭:“我會很快安排的。”
秦站長瞪了小慧一眼,可卻無計可施,心事重重地走了。
于小慧壓下對謝長風的思念,表面上比以前好了些,為了生活,她開始認真地對待這份工作。
送走秦站長,小慧很認真地問張大虎:“支書,你說,咱們建一個機械化養豬場,再在豬場建一個沼氣池,今后不光不用出圈,還能節約柴禾、煤炭,豬場還衛生潔凈,這樣好不好?”
“做夢吧你!”張大虎雖然是高中畢業的退伍軍人,可眼界依然有限,根本沒見過機械化養殖場,聽都沒聽過。
“張支書,我會修農機,還會設計制造些簡單的流水線,我給咱村規劃一下,弄個低檔次的機械化養豬場,你說好不好?這樣,咱村光這一項,每個社員一年就能多收入十塊二十塊的。”
對于后世的人來說,十塊二十塊真的是毛毛雨,隨便一頓早餐,都不止這個數,可對眼下張營村的社員來說,一年一個人能多了十塊二十,一家人就是五十、一百,過年能割二斤肉、全家穿上新衣服,那可是體面人家才有的事兒。
張大虎沒說話,他很動心,但根本不信。
“我這兩天,把養豬場勘查了一遍,簡單畫了一個草圖,你看看。”
這時候公社供銷社還提供那種沒有裁開的大紙,小慧從手里提著的布袋子里拿出來,打開鋪在辦公桌上。
張大虎沒想到小慧來真的,眼睛大睜,看著紙上那橫橫豎豎用毛筆描過的黑線,好一會兒才抬起頭,一臉迷茫,沒看懂。
小慧指著圖紙:“建好之后,這里是豬圈,這是沼氣池,有了沼氣,晚上可以點燈,白天還可以做飯,很方便。這邊,弄個小蓄水池,因為經常停電,沒有蓄水池就沒有水,豬圈就沒法清潔,還有這里,是輸送帶,有電用電,沒電的時候,弄一頭牛就能解決問題,咱們這里,十天九天半都沒電,所以,這個地方常年拴頭牛,呵呵,不如就叫老牛養豬場。”
“啊哈哈”張大虎抑制不住地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