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宿舍,小慧看著幾個化肥袋,好奇地打開,一個里面是好些糧食,有一半是谷子、其余是各種豆子,最后一點兒糜子面,一個里面是白蘿卜、紅薯、胡蘿卜、白菜、土豆。
有一袋面粉,大概三四十斤的樣子,還有一個袋子,上面是個小籃子,里面都是雞蛋,籃子下面,放了一條裝在塑料袋里的肉,大概三四斤的樣子,是那種很肥的五花肉,眼下人們肚子里沒有油水,出門很少看到胖子,肥肉乃是最受歡迎的。
小慧分了些菜給米粒,米粒不肯要。
“我吃不完,放壞了豈不可惜?咱們關系這么好,我不分給你還能給誰?”
米粒倒是個干脆的人,痛快地收下了,然后,她放下書本,幫小慧做年飯。
大肥肉煉油,涼了放到盆里,準備以后再用。糜子面和好捏成團,放到鍋里蒸熟,紅薯蒸熟,這兩種摻入一些面粉揉好,搟成圓圓的面皮,紅豆做成紅豆沙,紅棗洗凈煮一下,這兩種做餡兒,包成圓球用油炸,就成了當地特色的元宵。
兩人忙了一上午,弄出一盆元宵,但兩人面對戰利品,已經沒法吃下去了,剛炸出來,又香又甜,她們忍不住嘗一個,哇,好好吃,然后,再吃、再吃……現在完工了,肚子已經飽飽的了。
小慧下了一小把掛面,面熟的時候,上面放點蔥花、辣椒面,用熱油一潑,在放點醋,兩人一人一小碗。
米粒端著碗小口喝了一下,眼睛一亮:“哇,吃過甜食,這樣酸辣鮮香的來一碗,真的很解膩。小慧,我發現你很會做飯,剛才的面條做起來好簡單的,沒想到吃著卻這么好。”
小慧笑了笑:“味道搭配好了,簡單的飯食也好吃呢。”
“嗯嗯,你做的元宵也好吃,比我媽做得好。”
“那你回去,帶上一半。”
“那怎么行?”
“你覺得這么多,我能吃完嗎?放時間長了,會壞的。”
米粒也不是個矯情的,痛快地道:“行,讓我爸媽嘗嘗咱們的手藝。”
吃過飯,小慧幫著米粒收拾好東西,借來一輛自行車,送她到汽車站。回來還了自行車,小慧開始忙碌,發面蒸了一鍋饅頭。
小慧這邊做飯的香氣,在知青點的上空飄散,個個知青口水直流,看到自己那一點點的面粉做成的餃子,沒有人不羨慕嫉妒的。
“于小慧是下鄉,咱們也是下鄉,她怎么會遇到那么好的老鄉,送好幾袋的年禮,咱們就這么點兒東西。”
“咱們命笨唄,在知青點,不如下到村上的,你們看肖毅,那也是又是入黨,又是推薦考大學,村里人淳樸,不像鎮上的人,冷漠。”
眾人紛紛贊同:“就是,就是,早知道咱們當時就請求到村上去。”
然后,大家都不說話了,余鄉原來是個舊縣城,醫院、郵局、商店、飯店等一應俱全,下面的小村莊什么都沒有,連買一包煙都得往余鄉跑,那種日子誰能忍?
小慧也不管其他知青怎么看待自己,反正,她也沒有對不起他們,而這些人,卻背后沒少詆毀自己,她沒必要和這些不知好歹的人,共享自己的勝利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