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這次謝風華拜訪校領導,給了劉斐和那個姓李的壓力,接下來的日子,小慧過得十分平靜,二十幾臺小電視,在這學期順利裝好,也全都賣了出去,舍友們每人掙了一百塊錢,個個樂得合不攏嘴。
小慧把收來的錢給謝耀東,他大手一揮:“不要了。”
四千塊,相當于十個三級工人一年收入總和,他已經看不上眼了。
再說小慧翻譯的資料,因為有后世的見識,翻譯資料更加精準,書中有些模棱兩可的敘述,她也給出了合理的解釋,系主任看了她翻譯的原稿,大為贊嘆,竟然將這本資料修改了一下,以她為第一署名,當教材推薦上去。
如今,國內學者對國外的先進科技求之不得,出版社那邊拿到稿件,請了專家審核之后,很快就付梓印刷,在小慧大二開學之際,新書就成了他們的新教材。
這在學校,甚至全國高校中都引起了很大反響,好些高校的老師剛開始是好奇,但看了書之后,則是震驚,紛紛要求學校開這門課,很快,第一版的五千本書就脫銷了,出版社那邊,接到很多要求加印的信件,第二版一萬本很快也擺上了新華書店的柜臺。
只此一項,小慧就拿到了上千塊的稿費。
這時候的上千塊,可是特別大的一筆錢,教授一個月也才四五十塊哪,等于老師兩年工資呢。
放暑假的時候,系主任就又給了小慧一本英文原著,希望小慧“先看看”,什么意思?小慧心知肚明,整個假期,她都在辛苦工作,還好,內容都是她知道的,翻譯起來就比較快。
謝長風初中都沒畢業,回京也才讓人補了一年的課,基礎很不牢靠,吊車尾進的政法學院,他雖然很聰明,平時也很努力,但和小慧比就差得不是一點半點,如今,看到小慧居然能拿著外文原著看,震驚之余,自慚形穢,立刻發奮直追。
于是,小慧在屋里吹著風扇,翻譯資料,謝長風在院子的涼棚下,拿著英語書苦讀。
謝耀東通過島國朋友,給謝長風買了一臺隨身聽,還有很多的英語磁帶,又有小慧從旁輔導,再加上謝長風神一般的記憶力,一個暑假,他的英語水平,就達到了至少四級的水平。
小慧很佩服謝長風的記憶力,謝長風則仰望小慧那么高的英語水平,兩人表面都不表露,心里卻很為有這樣的對象驕傲。
小慧在忙碌和幸福中,匆匆度過了這一學年,終于跨入了八十年代,沒有出身論,也可以去工商局辦理個體工商證。
小慧覺得,花兒紅了,葉子更綠,連天氣都晴空無云,一切都美好起來,她的學校,也搬到了京城的老校址。
米粒現在已經妥妥的央美校花,她在完成功課之余,一頭鉆進了服裝設計中,小慧又托謝耀東從島國買來一些相關書籍,米粒和同學相比,無論眼光還是知識結構,都更進一步。
腹有詩書氣自華,學美術學服裝設計,讓她知道如何穿搭,能使自己更美,更有個性。以前那個羞澀、膽小的小城少女,蛻化成了一位大都市的美麗女神。
小慧穿的衣服,從里到外,都是米粒幫著選購或者親手制作的,她倆并肩走在街上,那個回頭率,不是一般的高。
若是有謝長風陪著,當然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