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慧和謝長風一起到的榮和,謝長風去單位報到,她則在當地考察,一個星期下來,她發現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這里的人,非常較真,做事很認真,但觀念轉變卻比較難。
那么,讓少部分人先富起來,就是最好的辦法了,但這個少部分人,卻不容易找出來。
榮和當地本來就有種水果的傳統,而且品質還不錯,稍加改良,就會迅速創出名號,這是優勢。但當地人一時難以接受外來品種,很固執,這是困難。
轉了一個月,小慧做出了好幾項計劃,謝長風也熟悉了他的工作,不那么忙碌,或者說,依然忙碌,但不那么沒有章法。
小慧把自己的打算拿出來,和謝長風商量:
第一,建一個大型肉雞生產基地,她負責生產小雞孵化、青年雞養殖“幼雞到鴿子那么大)再分給養殖戶,然后回收。
這個項目,小慧要建一個孵化場,一個飼料加工廠,還有一個屠宰場,并且要負責雞肉銷售問題。
眼下,國內的消費能力提高了不少,雞肉可以在國內銷售,但量不能太大,因此,出口的渠道一定要打通。
“這要很多專業人才。”謝長風皺著眉頭,替小慧擔心,當年,他幫小慧招聘編程人員,費了老鼻子勁兒,最后慘敗,讓他至今心有余悸,擔心小慧太累。
“農村也有聰明人的,廠子建起來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一邊發掘培養人才,一邊建廠,你放心,肯定可以的。”
“那你可就特別辛苦了,哦,我會督促有關部門配合你的。”不管怎么說,小慧來就是提升當地雞滴屁的,配合她就能出政績是應該的。
“這個第二項,就是種果樹,當地人就有這方面的傳統,你呢,到地區農校請老師,給當地人辦培訓班,講一講如何剪枝、管理等等。”
“好,這個挺好,免費培訓,估計會受歡迎。”
“哦,別忘了還有養雞培訓班,你的布告上要寫清楚,培訓班的優秀學員,畢業就可以來我公司上班,怎樣?人才來了吧?”
“哈哈哈……”謝長風翹了翹大拇指。
小慧的養雞場,建在黃河邊,這樣容易取水,但她同時也注意環保問題,排出的污水,并不直接入河,而是進行處理,做肥料,最好的辦法就是弄個大型沼氣池,不僅解決了養雞場的燃料,雞糞也不至于污染河水。
小慧還設計了一個小型的水處理廠,到時候,除了養雞場,還有屠宰場的用水可以一起處理了,廢水直接用于灌溉,一舉多得。
這時候還沒有土地流轉,不過好在是河灘地,農民并不珍惜,最后以一百二十塊塊一畝地談了下來,她一共承包一千畝,這些沙灘地,將種植花生、西瓜等最適合的莊稼。
到時候,花生秧、豆秧處理了可以當飼料,賣給牛、羊養殖戶,花生榨油的油渣,是最好的飼料原料。
規劃好了,招聘發出去一個多月,來應聘的人還不少,多數是單位里退休的老職工,這些人很負責人,處理人際關系也老道,缺點是思想僵化,對新生事物接受能力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