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戶手里都沒車,農用三輪車都沒有,小慧派車挨家去收肉雞。
一戶約三千只雞,一斤雞一塊二,一只雞大約五塊錢,三千就是一萬五,扣去種雞、飼料、疫苗、藥品,一戶大約收入三千塊。
肉雞稱重裝上車,當場結算,一大打的大團結交給養殖戶,讓一邊看熱鬧的人眼睛都紅了。
哇,一個養殖季,不過三個月,就能掙三千塊!那么,一年豈不有上萬的收入了?還不算雞糞能肥田。
而且,那些撐死的雞,還能讓家人大飽口福,甚至還有送親戚,知情的人板著手指這么一算,五千塊的貸款,半年還清,剩下就是凈賺啊。
農村人最現實,不見兔子不撒鷹,(呵呵,不見鬼子不掛弦),但他們認定了的事情,就會不惜余力地努力。
就像這養雞,錢財動人心吶。第二季的養雞培訓班,立刻爆滿,原本打算招三十人,一下子報了一千多名,工作人員勸解了一下,沒想到惹起眾怒,差點把他打了,沒奈何,他逃出去給上級匯報,上級也不知道該怎么辦,層層上報,竟然報到謝長風——代理縣高官這里。
謝長風看著自己的手下,無奈地笑了一下,這就是他的手下,最高學歷高中畢業,多數只有初中文化,領導起來,非常累,他能怎樣?幫著出主意唄:“考試吧,喏,出點小學的知識,算飼料配比啊、疫苗得多少錢啊什么的,考試的前三十名入班學習,這樣公平公正,誰也沒意見。”
手下的人十分佩服,領導就是領導,自己覺得很難的事情,領導眼睛都沒多眨一下的,就想出辦法了。
考試,張榜公布,前三十名入學,別的人也心服口服,誰讓自己沒文化呢?
這次培訓班學完,還有一個月的實習,就是將學員派到各養殖戶,白干活兒。
因為前面有文化課考試,培訓班的人都比較年輕,過了二十五歲的只有三個人,十**歲的占了三分之二。
年輕人有活力,但也有一個致命問題,就是責任心不強,小慧為此規定了嚴格的實習制度,若是實習單位評語不合格,他們就要重新實習,若是實習單位不負責任,將不合格的學員給了合格,學員在以后的養殖中出了技術問題,實習單位賠付三分之一。
實習單位不讓人實習,就不給發種雞,也不會收購他們養出來的雞,他們不得不按照小慧的要求來。
肉雞加工廠開始運轉,這里的員工,全都是當地的農村人,小慧招收的阿姨、大媽比較多,主要是她們已經被社會摧殘了十多二十年,知道生活不容易,對廠里的規定能嚴格執行,而且,她們更珍惜這份工作,任勞任怨。
最初,謝長風很怕小慧招了不講理愛撒潑的,因為大媽中這種人比較多。
“我從村長那里打聽了,都是村里比較講理的婦女,萬一村長包庇,混進一個潑婦,那村別想再進一個人,我所有的企業都不從這個村招人,我給村長說過了,村長也給她們下了死命令,不許她們撒潑胡鬧。”
“你有準備就行,你為何不招年輕姑娘呢?沒有負擔,身體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