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幾日,某演員隱婚生子鬧得沸沸揚揚,本來不想關注此事,但點開某大神的總結分析,總覺得還不夠到位,不免想要說道說道。
我有位鄰居,是個漂亮小女孩,她當過一段時間的主播。過了兩年,再問她,她說她搞幕后了,不當主播了。
我說:你這么美,不當可惜了!她笑笑:別人給你刷禮物,那都是因為喜歡你。現在結婚了,老公會不高興的。
我也笑了。
這便是美女直播的真相。
一點都不冠冕堂皇,就那么直接簡單。
那演員呢?演員的職業是干什么?是演繹優秀的作品,例如我們辛苦寫的。
里的角色都是我們辛苦創造的,有我們身邊的人、希望的人、想像的人、或者為情景創造的人,他是一個集合體,也是這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演員應該按照編輯的意思盡可能通過肢體、眼神等演繹出這個角色豐富的內心世界。
這也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演員的理解或者表達任何一方面不到位或者有偏差都不能準確或完整地展現出這個角色。
最近的《在一起》很多知名演員的演繹都很到位,刻畫人物入木三分,讓觀眾身臨其境、感同身受。這便是一個合格的好演員的例子。
這樣的演員,我想我們都不會關心他們是否已婚,是否生子,那都是演員的私事,和他們的作品無關。
這樣的演員也不會出什么寫真集,還搞什么小卡片,需要粉絲湊齊至少4套才可能湊齊一張照片。
什么是演員,我想我說清楚了。
下面說說粉絲的愛。
這是一個需要龐雜的系統知識才能說清楚的很復雜的問題,涉及的面也很廣。
網上有關于粉絲的類型,這些大家可以自行百度,什么媽粉、女友粉、事業粉等等。
其實我自己并不粉哪個演員或者歌手,可能不太理解粉絲的感受。
但我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理解,也許更明晰。
我認為這可能需要先從人和動物的異同來說起。
我先來說說一缸孔雀魚。
一魚缸里有幾只不同顏色、不同體型的母魚,有一只公魚去追其中一只體型最大,顏色跟自己最接近的母魚。
別的母魚似乎都不能入它的法眼,它追得很執著。直到這只母魚躲藏了起來。
這只公魚游了幾圈沒有找到,于是立馬追了一只體型第二大的魚,又是如此執著,窮追不舍,別的母魚入不了它的法眼。
魚類太直接了,描述的時候我都覺得不好意思。
“你怎么可以這樣執著!”我對著這只公魚說。
我還養了一缸泰國斗魚,同樣是好幾只各種顏色的母魚,一只五光十色,似藍帶粉又閃爍著熒光的半月斗公魚。
這只公魚我把它放進一個單獨的塑料透明分割盒里,它展開它美麗的魚尾,像孔雀開屏一樣,絢爛驚艷。
終于一只母魚過來了,再后來所有的母魚都過來了,圍著塑料透明分割盒游動。
“嘿,你成功了。你可以出寫真了!”我對它說。
“不,我要的是后代,你搞錯了。”它擺動著它的尾巴對我說,“你們人類才出寫真呢!”
不,它不理解我們人類,我們人類雖和它殊途同歸,但我們養育后代可不是那么簡單,我們需要很多錢來換取我們需要的很多東西,我們要付出甚至一生的時間。
“你這只魚,你根本不能理解我們人類,你以為我們養個后代像你們似的,就照顧幾天,孵化了,能游了,就任由孩子們自生自滅了?”我對這只魚說。